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区县新闻>

破梗阻 活血脉 兴乡村

博野“3+N”物流模式打造乡村振兴强支点

来源:作者:时间:2025-10-13 08:06

□保定日报记者 王 黛 孙 维  通讯员 郑培铮

10月5日清晨,保定市博野县北杨镇的乡间小路上,印着“博易达”标识的绿色三轮车轻快穿行。不到半小时,十多个包裹已精准送达村民手中。“现在取快递再也不用跑镇上啦!”北杨村村民刘娜接过网购的生活用品,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这一悄然发生的改变,源于博野县推出的创新举措——“博易达‘3+N’农村综合物流模式”。它以快递进村为小切口,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支撑,正逐步成长为激活乡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破题:走出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困局

农村物流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设施,却长期受困于“最后一公里”,甚至“最后一百米”的梗阻。

博野县此前的一项调研数据显示:仅约30%的农民经常网购,种类较为单一;近50%的村民因物流不便放弃消费;约70%的农民反映生活服务获取困难。另一方面,受人口分散、订单密度低、成本高等因素制约,快递企业大多只配送到县级,村级网点覆盖率极低,近半数村民需跨村取件。

“不是农民没有消费意愿,而是高物流成本与低效率拖住了消费升级的脚步。”博野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博红说。面对潜力巨大的农村市场与高企的配送成本之间的矛盾,博野县选择了迎难而上。

创新:“3+N”模式重塑乡村服务生态

为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化快递进村”工程,博野县以交通部门牵头,整合供销、邮政等资源,创新推出博易达“3+N”模式。

在博野县智慧物流分拣中心,来自不同快递公司的包裹在传送带上高效流转。“‘统仓共配’使综合成本降低超30%,”博易达负责人刘涛介绍,“通过整合多家快递资源,实行‘中心分拣—站点中转—上门配送’,真正实现了‘一车多线、一人多岗’。”

数字化平台是该模式的核心。一款名为“博易达户户通”的APP,聚合快递、外卖、跑腿、团购等6大类20项服务,以“1分钱村级代取+6元上门发件”的亲民策略迅速打开市场。目前,平台已发展会员3万余人,日均订单稳定在3000-5000单。

更值得称道的是本地化服务队伍。全部82名快递员均来自本乡本土,“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成为服务润滑剂。快递员朱佳瑶说:“我常帮老人代购商品、代缴费用,他们都把我当自家闺女看待。”

成效:小快递如何带动大振兴

运行一年来,“3+N”模式成效显著——

配送直达到村,建成1个县级智慧分拣中心、5个乡镇集配中心、80个村级服务站,彻底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米”;

服务覆盖到户,月均代收代发快递超10万单,农民寄取件费用同比下降30%。通过团购等模式,使用APP的家庭户均节省日常开支约8%;

激活多元消费,高性价比的物流服务催生了电商、外卖等新消费场景,上半年,博易达完成订单60余万单,流通商品超100吨;

反哺农业产业,物流与电商、农业深度融合,预计年度助农增收150万元,麻山药等特产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40%,种植户亩均收益增加800元;

创造就业机会,目前平台吸纳82人就业,年底实现全县覆盖后,将带动超200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稳定上岗。

启示:打造可复制的“博野样本”

博野县“3+N”模式为县域农村物流体系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其核心在于通过系统创新将“末端痛点”转化为“发展支点”——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统筹资源、企业市场运营,实现公益与盈利平衡;

数字赋能+资源整合,以“统仓共配”打破企业单打独斗,通过智能调度与路径优化降本增效;

本地服务+生态构建,“本地人服务本地人”的配送队伍+“快递+团购+就业”生态闭环,精准匹配农民需求;

单点突破+多元拓展,以快递进村为切口,逐步延伸至农产品上行、就业帮扶等领域,通过高频痛点切入、增值服务叠加,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赢。

未来:从“最后一米”到“最美一公里”

日暮时分,印着“博易达”的配送车仍在博野的乡村道路上往来穿梭。车辙所至,不仅是包裹的传递,更连缀起一条从田间到餐桌、从产品到商品、从农民到市民的新通道。

博野县委书记刘永泽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模式、拓展服务、提升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物流动能。

小快递撬动大振兴。博野县的创新实践表明,只要打通物流“最后一米”,就能畅通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让田野之上焕发新的生机与希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