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又穿条绒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10-18 19:25

□苏慧玲

近来痴迷在直播间看卖布的。一次看到块布料,仔细一看,这不是条绒吗?

说起条绒我可是太熟悉了,在我刚学织布的时候我们队里就织条绒,学徒织平布,两匹综,后来织劳动布、斜纹,三匹综,条绒最厚了,四匹综。条绒刚织出来并没有绒,反面纹路还细致些,正面则是一条条的“跳线”。

要想让那条条成为绒,就得用刀剌。我们村那会儿有仝和工厂的厂房,在屋里两头各有一排架子,把坯布撑起来,大屋子里就展开许多条白练,每条布旁边站一个人,拿个小尖刀,把那一条条的“跳线”割开,我们叫“剌绒”。这个活儿看着没有技术含量,可干起来并不容易,那条条那么窄,线又有好几层,剌深了不行,浅了不行,斜了也不行,就那么端着劲不停地走。你想想,要剌完一匹布得走多少路?饶是这样,还被农业组的人羡慕,因为风吹不到日晒不到。

撑着的这一段剌完了就开始刷绒,两个人隔着布对面站着,拿一个两头有把手的长方形大刷子来回刷,把剌开的线头刷得立起来,因为那“跳线”外边的长里面的短,立起来后长的到了中间,短的在外边,形成立体的条状,这就是条绒了。

如果剌绒时一不小心把坯布剌破了,就得把坯布从架子上卸下来补绒,这可是个细致活儿,得顺着布的纹路补得天衣无缝,不能让人看出痕迹。

条绒的诞生这么费劲,当然也就价格不菲,平时只舍得买点用来做鞋,因为结实耐穿。如果有件条绒衣服,一般舍不得穿,认为那是当时最好的衣裳,进城时才穿……

这回从直播间又见到像条绒的布料,我很想看看,于是下单买了一块,收到货才发现这布不光正面是条绒,反面也是平绒,而且有弹性,手感柔软,凭我这个老眼昏花又只有半个世纪以前织布经验的人,实在研究不出它的制作工艺,只剩试穿的资格了,赶紧做成衣服。还别说,穿在身上比过去的条绒舒服多了。

没想到隔了几十年又穿上了条绒衣裳,不由让人生起“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语出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的感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