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10-20 09:01
□保定日报记者 刘向真
10月13日,在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油箱车间里,焊枪与金属碰撞的“嘶嘶”声不绝于耳。焊花飞溅中,一位身材精干、目光专注的老师傅正俯身于庞大的变压器油箱前——他就是油箱车间焊装组组长、高级技师田建伏。
他说:“技术是练出来的,更是钻出来的。”
1986年,18岁的田建伏进入公司,拿起焊枪,从此开启了焊接工作。回忆起入行之初,他感慨道:“那时候白天跟着老师傅学手法,晚上抱着焊接理论书籍‘啃’,就怕自己跟不上。”为了系统提升,他在1997年参加了河北工业大学与天威集团合办的焊接培训班,理论水平迈上新台阶。
近40年来,他将“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发挥到极致。面对铜、铝、铸铁等难焊材料,他反复试验,总结参数,最终成为公司首位掌握变压器油箱、片式散热器“带油补焊”绝活的技术工人。这项技术能在不停电情况下对渗漏点进行快速修复,对保障电力供应至关重要。
他说:“解决难题,是技术工人最大的成就感。”
在田建伏看来,生产一线的难题就是创新的起点。整流变接线铜排焊接、铝材磁屏蔽焊接、龙门吊铸铁齿轮箱修复……这些令人头疼的技术瓶颈,在他手中被一一攻克。多年来,他完成数十项维修改造,累计为公司节约设备维修成本超百万元。
“田师傅就像我们的‘定海神针’。”一位年轻同事说。每当遇到紧急任务或高难度焊接,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在出口巴西的一批产品生产中,面对结构复杂、可焊性极低的低磁钢板和14个易导致变形的铜排接线盒,他带领团队采用刚性固定法、反变形法,优化焊接顺序,提前5天高质量交付。外方代表惊叹:“这真是奇迹般的表现!”
他说:“一个人强不算强,团队强才是真强。”
作为党员班组长,田建伏深知“传帮带”的分量。他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传授给年轻人——徒弟闫春伟获评“集团技术能手”,多名员工在他的带领下成为“公司技术标兵”。他常说:“工匠精神不仅要自己坚守,更要让它在年轻人手中传承下去。”
他带领班组制作的近百种实用工装,如储油柜滚焊装置、联管试漏快卡等,大幅提升工效、保障质量。其中5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他本人被授予“发明创造明星”称号。
他说:“学习永无止境,创新永远在路上。”
全国变压器技术能手、河北省技术能手、保定市青年岗位能手、保定工匠、集团公司技术能手、集团公司质量标兵、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集团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等身,田建伏却始终谦逊:“这些离不开领导的信任和团队的支持。我要把荣誉变动力,为公司发展多贡献一份力。”
匠心品质,天威精工。焊花闪耀三十余载,映照出如田建伏般的每一位共产党员、一代工匠的初心与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