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洪海燕 石鑫时间:2020-10-20 10:51
中央提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中国联通保定市分公司党委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心选拔优秀干部派遣驻村。以杨恭常同志为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的驻村工作队,于2013年进驻唐县川里镇秦王村进行帮扶。在圆满完成省委交给的十项工作任务后,于2014年2月24日进驻阜平县北果园乡李家庄村,至今已近8年的时间。8年来,杨恭常带领的工作队历尽艰辛、精准帮扶,使该村由2014年初次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79户453人,贫困发生率74% ,到2018年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81%,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全村脱贫标准,实现了全村脱贫,并顺利通过了河北省脱贫考核全面验收。
脱贫摘帽不松劲,巩固成效再加油
2014年以来,杨恭常同志带领的工作队根据所帮扶村现状,充分酝酿确定贫困退出。经过评议小组多次酝酿,实事求是的选定贫困户,对系统内的建档立卡户进行入户调查,并填写了《农户信息登记表》。经过反复讨论酝酿,确立年度贫困户退出。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成立了家庭手工业加工产业2个。杨恭常积极联系白沟箱包和服装加工企业,组织村内留守妇女进行箱包及服装加工。今年又帮助李家庄自然村成立服装加工点1个,带动村民36人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作为第一书记,杨恭常同志根据驻村现状,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李家庄村进行了两室建设。把农村党建放在首位,在原村委会平房基础上增建一层,增加可利用面积160多平米。支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图书室等都有了专属之地,更方便组织农村党员学习活动,调动党员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该村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加快所帮扶村脱贫步伐,杨恭常积极向公司党委汇报工作中的弱点和难点,得到了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通过采购助销村民大枣及其他农副产品,提高村民家庭收入,增强了村民脱贫增收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他积极筹措资金加强村内基础建设,进行了村内道路硬化、太阳能路灯安装,为冯家沟及贾沟2个自然村修建文化健身广场、拓宽入村桥梁2座、修建上山产业路3条。为方便村民耕地灌溉,在靠天收获、村民耕地集中的地方打深井1眼,并购买了17个大功率潜水泵,达到耕地水浇覆盖率100%。他还结合公司党员活动日,为所驻村贫困生开展党员募捐活动,并慰问村内小学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工作队还积极筹措资金看望患病老人,为每个贫困户购置棉被棉衣、桌椅板凳及锅碗瓢盆,改善贫困户生活环境。在中秋节和春节前夕,为所有村民赠送大米和食用油等,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家每户,深受群众欢迎,有力地支撑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落地,李家庄村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摘帽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2月2日,中共河北省委下发了《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护阻击战中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的通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恭常同志立即行动,在防疫物资极其紧俏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托关系、找熟人,历尽艰辛,为李家庄村的3个防控卡点购置了保暖帐篷、电暖气、方便面等生活用品,以及90公斤84消毒液、15公斤75%消毒酒精、10套防护服、3把测温枪、医用口罩、胶质手套等防控物资,并同村里党员一起住在帐篷昼夜值班,有力的支助了所帮扶村的疫情防控工作。
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务
杨恭常同志始终坚守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和工作作风。他舍小家为大家,以党员的先锋模范影响着身边的人。8年来,他努力学习党的有关农村工作政策和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克服一切艰难困苦,为群众早日脱贫努力的工作。期间,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他始终坚守在帮扶脱贫的工作岗位上,奋战在精准脱贫的第一线。8年来,他自驾行程近25万公里,奔走在太行山老区。他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不畏严寒酷暑、顶风冒雪,和队员们一起翻山越岭、走村入户,详细了解民情,开展精准帮扶。
杨恭常所驻村离家160多公里,由于妻子患病多年,重病缠身,孩子又住校读书,不能照顾重病的妻子,尽管心里时常感到十分的内疚,但他从来没有因家庭困难而耽误过工作,也没有给组织上提出过任何要求。80多岁的父母远在山东老家,他只能每天以电话问候,给老人讲讲山区的故事,让老人放心。近年来脱贫攻坚任务繁重,他只能等春节假日回去匆匆看望一下父母。2016年6月17,杨恭常正在入户采集农户信息,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父亲病了,他当时就说赶快送医院,又立即给在镇医院当医生的同学打了个电话,让其马上去家里看看,并等他消息,随后便继续信息采集工作。不一会,又陆续接到其他亲友打来的电话,说老人病得厉害,看能否回去。杨恭常顿感事情不妙,就请假返回了家。哪知父亲已重病多日,怕他担心一直没有告诉他,现下老人已去世,亲友怕他路上开车不安全才对其谎称病重。杨恭常立即拉上重病的妻子赶回了老家,却连父亲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在无限的悲痛中送走父亲后,他又匆匆返回了工作岗位。
2017年,患病22年的妻子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由于自己只有周末才能回来,杨恭常便让即将研究生毕业的儿子照看着妻子。那时,妻子正在进行中医理疗,每天都要去中医门诊。她的身体十分虚弱,不能骑自行车,儿子有时要去学校,不能全天候陪伴。无奈之下,杨恭常雇了一辆出租车,周一到周五定点接送妻子去医院。为了更好的照顾妻子,杨恭常有时也想回单位工作,但一想到手头的扶贫工作和可亲的老区人民,顿感身上的义务和责任重大。他不断的鼓励自己,要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家人对他的理解和支持。2017年腊月26日,杨恭常看着虚弱的妻子,便和儿子商量让妻子住院,一家三口在医院过年。不料次日,妻子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撒手人寰。
8年来,杨恭常持之以恒地开展定点帮扶工作,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一对一帮扶”工作,使脱贫攻坚工作一年一个样。为巩固脱贫成效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做了大量工作,使精准脱贫工作年年有变化、有创新、有发展、有提高,工作不松、力度不减。驻村的8年期间,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他始终坚守在帮扶脱贫的工作岗位上,奋战在精准脱贫的第一线。
8年来,杨恭常从没有向组织上透漏过自己的家庭困难,忍受着父亲和妻子两位亲人相继离世的悲痛,始终坚守在扶贫工作的第一线。他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为老区精准扶贫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8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舍小家为大家,在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在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保定联通所帮扶的李家庄村,从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79户453人,到2020年6月实现全村全部脱贫摘帽,并圆满通过国家脱贫成效普查全面验收。2015年至2019年,他带领的工作队连续5年被评为“保定市优秀驻村工作队”,他本人也连续7年被评为“保定市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