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碳中和目标下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畅谈制造业如何绿色转型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安亚静时间:2021-03-29 18:45

3月28日,在我市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就“碳中和目标下,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这一主题指出,面对“3060目标”下的挑战与机遇,中国要采取低碳或者零碳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创新和推广绿色技术,建立碳账户和绿色责任账户,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

“3060目标”带来挑战和机遇。挑战有两个基本的约束条件。第一,中国人均碳排放已经达到7吨以上,已经超过了欧盟像英国、法国这些国家,尽管还有10年的时间要达峰,但是排碳的空间已经不大了最多10%。第二,目前人均GDP1万美元, 2035年我们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3-4万美元。到2050年,我们应该争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6万美元,这就需要少排放或者是零排放。

image.png

碳达峰和碳中和有很大的区别,碳达峰没有减碳的压力,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的比重稳定下降以后,服务业的比重提升,加上技术进步,这个碳达峰自然就会出现。

我们采取低碳或者零碳的绿色技术和产业体系,实现高生产率,力争减碳和增长双赢。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已经选择了一条刀锋之路,选择的空间很窄,而且面临着很大不确定性。

这其实是前所未有的机遇,有短板但是有优势。不少的产品仍未达到需求峰值,可以直接用绿色产品替代。另外一个优势就是经济增速相对比较高,绿色产品的创新和推广能够有更多的市场需求,容易形成商业模式。

河北、保定的企业有很多后来居上,换道超车的机会。长城汽车等很多企业在这方面有成功的案例。

总之,挑战和机遇前所未有,我们有可能推动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方式、发展理念最重要的变革,或者说我们在推动一场技术产业发展方式的伟大革命。

绿色技术有三个目标,一是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率,水平一定要高,不能降低水平。二是少排放或者是零排放,这是这种技术最重要的特征。三是与传统产业相比,低成本才会有竞争力。

比如,光伏发电放在10年前,几乎很少有人相信这个光伏发电能够和传统的燃煤发电竞争。10年来,光伏发电成本下降80%以上,风力发电降低30%、40%。而且光伏发电和燃煤发电的成本相比,可能还会下降,相当于燃煤发电的一半左右。

所以,绿色创新要强调这个概念,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创新都是符合绿色的标准,以后所有的创新其实都是绿色技术创新。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是环保部主持的中国政府对外交流的一个平台。作为中方的首席顾问,最近几年我们和外方首席顾问一起组织中外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城镇化进程当中水、能源、交通、建筑、土地利用和食物6大领域、20项重大的绿色技术。这些技术相当成熟了,成本是比较低的,有经济效益更有社会效益,但是很多人现在还不知道,所以需要推广,需要去用。建议在“十四五”期间,把这20项技术在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大规模的推广试用。

在碳中和和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要使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其中基础性问题和关键性问题,就是建立碳账户和绿色责任账户,把碳减排和生态修复、污染防治、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建立一个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微观体系。把这个口径再宽一点是一个绿色核算+绿色责任账户+绿色市场交易在这个账户中,生态资本的服务价值提出一个概念叫“生态元”,再加上碳排放和其它污染物排放,建立一个资产负债表,这个表要进行平衡。

同时,国家、省、市、区,每一个企业,以及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一个绿色的个人账户,明确产权和责任,这件事很重要,而且也是一项创新。


建立碳账户、绿色责任账户这件事,对于地方政府是一个难得的创新机会。这件事做好以后,不仅对我们国内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有意义,对全世界的绿色发展也是个重要贡献。把这个账户建立起来,各相关主题明确减排责任,并在一定时期内平衡账户,这样国家层面的碳中和目标通过各相关主题,减排责任分解落地,这样才能推动绿色转型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