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民族英烈,我们永远怀念您 4月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了100名烈士的寻亲信息, 其中包括徐水区正村镇孟官营村何志祥烈士,记者连线烈士家人——

82岁何泽打开77年前 大哥参军时的尘封记忆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1-04-06 09:25

镇干部看望腿脚不便的何泽,并听他讲述关于何志祥的故事。
人民网刊发的为何志祥烈士寻亲的信息。
何建军20多年前到沈阳为大伯扫墓时留影。

□本报记者 邸志永 通讯员 李朝 刘柯旋

4月2日,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了100名烈士的寻亲信息。

正值清明之际,在党史教育如火如荼开展之时,烈士寻亲的信息迅速传递向神州大地。

100名烈士中,有一位徐水区的何志祥烈士,引起保定市及徐水区退役军人服务部门高度重视。

立体寻找下,何志祥烈士的亲人终于找到。

人民网上寻亲,

徐水烈士何志祥牵动保定人的心

何志祥位列此次发布的100名烈士第58位。信息显示,他生于1926年,河北徐水县“孟管营”村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为志愿军65军193师578团副参谋长。1951年9月,在朝鲜黄海道长丰郡小南面防化洞牺牲,时年25岁,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清明节前夕,烈士寻亲信息一经发布,就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作为红色之城、英雄之城、拥军模范之城,保定人对烈士缅怀敬仰之余,更关注自己身边的英雄。烈士有没有亲人?亲人们还在不在世?能不能找到他们?他们的情况怎么样……在古城朋友圈,很多市民纷纷转发微信,相互转告寻找。其中,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传媒艺术系党总支党员教师积极转发寻亲信息,还联系自媒体转发,助力烈士寻亲。一些读者还给记者打来电话,咨询了解最新进展。

对此,保定市及徐水区退役军人服务部门高度重视,烈士原籍孟官营村所属的徐水区正村镇党委、政府立即行动。

几番周折,4月3日终于找到烈士的亲人。

资料里村名有误,

村庄整体搬迁更为寻找增加难度

人民网寻亲资料显示,烈士何志祥的老家为徐水“孟管营”村。然而,徐水并没有这个村庄。经过排查确定,有关部门将目标改为孟官营村。

然而,孟官营虽然只是正村镇一个1100口人的村子,但因为徐水(大王店)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已于2013年整体搬迁。村民被安置到西北2.5公里之外的釜阳花园小区,为寻找增加了难度。此外,因年代久远,烈士的长辈和同辈健在的很少,熟悉情况的老人更少,这为寻亲带来较大困难。

为此,正村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将烈士信息整理后,除第一时间发给孟官营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外,还普遍撒网全覆盖发给正村镇各村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协助调查。经工作人员四处查找、打听,终于得到重要信息。

孟官营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围告诉记者,他是通过目前在釜阳花园小区居住的退役军人、村里的老干部,了解到原来孟官营村的一些线索。进而联系上了烈士的侄子何建军,最终找到了烈士的弟弟何泽。

经了解,烈士兄弟姐妹共有7人,何志祥排行老大。如今,只剩下老六何泽及外嫁的老五何香荣健在。

哥哥参军时他只有5岁,

仍记得“抱着腿不肯让他走”

在釜阳花园小区,因年事已高且腿脚不便,82岁的何泽坐在轮椅上。听到哥哥何志祥的信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志祥是我们家老大,参军前在这些兄弟姐妹里,跟我关系最好。”何泽老人称,哥哥参军时他只有5岁,非常舍不得,“那时候,知道哥哥要当兵,我抱着腿不肯让他走,还在现场大哭……”

从1944年参军,何志祥走后便再也没了音信。几十年时间,家里人一直盼着何志祥能回来。

“我爸爸总是跟我讲,我还有个大伯,叫何志祥。当兵走的时候还专门嘱咐他,要是有一天在外边打仗牺牲了,让我长大了娶个媳妇,别忘了让孩子们逢年过节,给他上个坟烧个纸什么的……”何泽的儿子何建军称,奶奶93岁去世,去世前还在念叨大伯何志祥。

音信全无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末。“我一个姑父到沈阳民政部门办事,意外在烈士陵园发现了我们村的名字。回来后把这件事儿给我爸爸一说,他才知道大伯安葬在沈阳。几十年来,我们家里人也去过沈阳祭奠几次。此后,因为路途遥远且身体不便,逢年过节就在家里摆个牌位祭奠一下,沈阳就不再去了。”何建军称,2020年父亲病危,还念叨着让他有时间去沈阳祭奠大伯。

4月3日,正村镇党委书记尹硕、镇长朱晓旭和相关负责人看望何泽老人,送去1000元慰问金。老人一家百般感谢,不肯收下。

何泽老人表示,因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近期准备让儿子何建军还有二哥家的孩子们,一起到沈阳去祭扫大哥的陵墓,了却多年的心愿。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