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1-12-03 08:41
本报讯(记者耿静)12月2日,在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来临之际,公安交警在长城公司碰撞试验室,用一场真实的汽车碰撞实验,让活动参与者直观感受到车祸的可怕。
当天下午3时许,在朝阳大街长城公司碰撞实验室内,工作人员使用两位模拟人分别扮演驾驶人和副驾驶乘客,乘坐时速35公里的实验汽车进行正面柱碰实验。
从车辆出发到碰撞,仅仅十秒时间。在“哐”的一声巨响后,实验汽车气囊瞬间弹出,前机箱盖扭曲变形,前保险杠等部位的零件瞬间散落一地。车辆水箱破损,防冻液发生泄露,在现场能闻到一股强烈的烧焦刺鼻气味。
满城实验中学学生、育德幼儿园小朋友及社会各界不同企业代表,现场80多人共同目睹了这场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车祸”。
“35公里的时速,对于我们日常驾车来说,好似并不快。但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在这种速度下的撞击,车辆依旧损毁严重。所幸,车内假人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保护之下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长城汽车公司碰撞试验室高级工程师杨劲松解释说,如果不系安全带,驾驶人的颈部、胸部、小腿都会发生骨折,甚至可能导致死亡。若与行人发生碰撞,这一时速也足以对行人产生巨大伤害。
杨劲松称,在35公里时速下,2秒时间车辆可以行进约19.5米。在日常开车接打电话、抽烟等低头抬手之间,很多时候都超过了2秒。此外,在城市行车过程中,车速往往比实验速度更高,低头抬手间这几十米的距离均属于盲开。
交警白秋媚称,驾驶人在接打电话时往往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发现前方车辆或者过马路的行人后制动不及,猛打方向就会冲出路面,撞上路边的树木或者电线杆等物。酒驾同样容易造成此类严重后果。
感受到道路交通事故的惨烈,满城实验中学学生刘和钢颇为震撼:“没想到,时速35公里就有这么大的冲击力。实验告诉我们,一定要遵守道路交通法规。为了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开车要集中注意力,更不要酒驾、醉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