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冬奥中的保定贡献

他到山城,给冬奥“保温”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02-09 08:51

▲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非注册VIP接待中心一角。

▶杨小龙巡检接待中心供热管道。

李维东 摄

□本报记者 苏兰生 通讯员 陈清晗 李维东

从地下的一层到二层,再爬到地上9层的楼顶……2月8日早8时,杨小龙开始了新一天的管道巡检,一遭需要两个多小时。查完,接着又是一趟。

1月下旬开始,他来到“塞外山城”张家口市区,就这样不停地边走边瞧,守护着一座造型别致的大楼内所有热力管线,保障管线向入住人员正常供暖。

杨小龙是河北建设集团安装公司选去的设备维修技术尖子,从冬奥会开幕的前两周开始,就在这栋楼内日复一日,不停步地巡检着空调机组及管线和所有通风设备,逐项检查设备运行状态,按预案应急处理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

这座楼与张家口市政府一路之隔,呈U形平面结构,地下两层、地上9层,是冬奥会非注册VIP接待中心,用于接待国内外媒体及相关服务人员。由此,这也是一个通向海内外的窗口。

大楼由河北建设集团等单位承建,已成为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标杆性的接待中心。杨小龙说:“这是冬奥会的重点配套设施,不仅赛时全力服务冬奥会非注册VIP人员,而且赛后将以当地旅游文化产业兴市为依托,承接各类国际性高端会议,增强张家口的旅游、会展行业竞争力。”

入住楼内,暖不暖是人们的第一感觉,体现着服务的温度。接待中心约有360间客房,按规定要求房间的温度不低于20度,办公区达到18度以上。楼里,一条条热力管线密布,分分秒秒给嘉宾和工作人员传递着温暖。每次巡检,杨小龙都睁大眼睛,不放过任何细节。

晚上,杨小龙依然一趟趟逐项巡检管线。在春节前几天,一批批嘉宾陆续入住接待中心。随着越来越多的各种肤色客人入住,他和两名同事愈加感到自身职责的重要和肩上担子的沉重。深夜,张家口市区气温降到零下20多度,爬到大楼的楼顶寒风刺骨,伸出手被冻得生疼。即使这样,杨小龙仍用双手检查每一个钢铁构件,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然而,除夕晚22时30分许,大楼主楼二层的一条消防管道因天冷被冻裂,管线开始由浸水逐渐变成喷水。消防人员迅速赶到,杨小龙与同事也立即投入到管道维修中。等到维修结束,他才看了一下表,指针已指到凌晨两点多了。

在电话的另一端,杨小龙充满激情地说:“人们说细节决定成败,为冬奥会提供保障容不得半点马虎,这不仅体现着我们单位的服务能力,也向世界展示赛事的接待水平和中国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