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02-14 09:02
□汪永年
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沉浸在合家欢乐的喜庆之中,此时不由得使我想起30年前我市举办首届元宵灯展的盛况。
那是1991年的正月初十,我市首届元宵大型灯展在古莲池剪彩,向全市人民开放。莲池内千百盏彩灯齐放,古老的名园顿时变成扑朔迷离的世界,游人如织,盛况空前。园内各种灯盏交相辉映,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人流连忘返。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镇江市专业花灯展曾在我市展出,颇受欢迎,但也不像此次灯展这般引起轰动。这次的展灯全由我市群众自己动手制作,因而突出了花灯艺术应有的群众性和创作性,反映出人们对生活的直观感受、审美情趣和美好追求,因此题材广泛,构思新颖,手法多样,体现了民间巧手的智慧与匠心。
这次元宵灯展可谓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既有制作简易而造型优美的宫灯、花灯、动物灯,又有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元素的大型豪华灯,或古朴或稚拙或新颖,具有较高的审美意境。如驻军某部制作的“长城”灯,别出新裁,蔚为壮观,气势雄伟的城门前书有一联:“攻守兼备血洒中华大地功彪青史,文武双全共建英雄古城名传千秋”,道出了军民共建文明城的深情厚谊。化纤厂展区的“双龙戏珠”灯,活灵活现,美妙传神,热电厂的“孔雀开屏”灯以及“金猴奋起”“蓝天飞机”“火树银花”等,均将电子、机械、遥控、声学等现代科技引入了花灯工艺,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面对这妙趣横生的灯展,我市文化名人有感而发,吟诗作画。许来渠先生曾写过一首《七古》:“一进莲池喜又惊,仿佛此身入仙宫。空中楼阁星光缀,水上城池通体明。二龙戏珠传神韵,八卦灯闪夺天工。慧心巧匠创奇迹,文化古城展新容。”道出了莲池绚烂多姿、气势宏大的灯会盛景,令人想起辛弃疾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那个热闹劲儿很难用言语表达。这次灯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过后。
1992年2月,我市第二届元宵灯展在人民公园举办。为参加灯展,我们制药厂政治部把设计、制作彩灯的任务交给了机修车间,于是,车、钳、铣、磨、焊、电各个工种便忙活开了,在一无图纸、二无技术,缺材少料的情况下,工人师傅集思广益,废寝忘食,加班加点提前三天完成任务。元宵节期间,一盏亭亭玉立的“心肝宝”电动荷花彩灯作为制药厂的使者展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给节日增添了喜庆和欢乐。之后我市还举办过几次元宵节灯展,但形式和规模都不及首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