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3-25 09:19
□周志彬
打造“全国博物馆之城”能为城市文明留下更多记忆,也是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有资源、有能力建成博物馆之城。
大型博物馆(以下称大馆)内涵丰富,影响面广,是博物馆之城建设中的主力军。目前我市已建成的大馆正在发挥巨大作用;在建的大馆正在加快建设中。小型博物馆(以下称小馆)源于基层,生长在民间,各有千秋,丰富多样,将会给博物馆之城建设增光添彩。就目前来看,小馆大多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如何加以科学引导促进小馆快速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就此建议如下:
组建由有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和办事机构。通过调查摸底,制定小馆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小馆发展;制定小馆相关规范,组织经验交流、展品鉴定,解决小馆发展中的难题;协助小馆开展对外交流,提高影响力。充分发挥收藏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
鼓励重点收藏家展岀藏品,建立自己的博物馆。对尚不具备专业规模的,可办综合馆或几人合办、共同管理。我市活跃在民间的收藏家不计其数,不少人很有成就。他们收藏的瓦当、折扇、奇石、家具、钟表、地图、瓷器、玉器、票证、像章、青铜器、烟标、钱币、邮票、灯具、报纸号外、连环画、印章及红色收藏等,都已具备建立小馆规模,其中不乏镇馆之宝。这些星罗棋布的小馆经过发展,必将成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亮丽风景线。
帮助小馆解决发展中的一些难题。建设小馆不像建设大馆那样需要事先解决场地、资金、展品等问题,小馆一般是经过多年积累逐步自行解决的。对少数因藏品过大过多而出现的场地问题,可以帮其在租赁、借用企业闲置厂房场地方面牵线搭桥。对少数出现资金问题的小馆,可参考小微企业的优惠办法予以解决。建议经常宣传小馆,扩大其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