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作者:时间:2022-04-18 09:08
城址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出土了以觚、大口尊为代表的成套成组的陶礼器,罕见的4人一次合葬墓……日前,山东滕州岗上遗址成功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一座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巨型城市,缓缓揭开了神秘面纱。
从地图上看,位于泰沂山山脉西南麓延伸丘陵地带的岗上遗址,像一片树叶或靴子。遗址东西最大跨度1500米,南北跨度1000米,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
据介绍,早在20世纪50年代,考古人员就曾进行过简单调查发掘。2018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勘探,确定了遗址时代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主。过去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最大城址面积只有10多万平方米,岗上城址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形制规整、功能结构较为齐全,证明海岱地区5000多年前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城市,进入古国时代。
在岗上遗址的南部发掘区,考古人员共发现16座竖穴土坑墓。墓葬等级差异巨大,主要表现在体量、葬具结构及随葬品等方面,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大型墓分布紧凑,葬具齐全,往往有器物箱或棺下放置枕木。男性均随葬玉钺或石钺,女性随葬玉器以饰品为主,其中绿松石最多。中型墓多为一棺,随葬品较少,小型墓多无葬具和随葬品。
据介绍,遗址发掘出的1座4人一次合葬墓非常罕见。该墓长3.3米,宽3.2米,葬具为三联棺,带有头箱及边箱,随葬陶器数量据不完全统计超过300件。墓葬中的4人自北向南年龄呈递减之势,而随葬玉钺从类型、数量、玉质及大小等方面也表现出递减之势,不同墓主人间表现出了明显的等级差异。这表明早在新石器文化晚期社会就已经形成了贫富和阶级的差距。
岗上遗址还出土了以钺为代表的玉石器,骨牙质的鹿角锄、杖形器、骨板,鳄鱼皮、陶鼓、涂朱龟甲,以觚、大口尊为代表的成套成组的陶礼器。成套礼器的发现则表明大汶口文化丧葬中的器用制度已经基本完备,明确了海岱地区是中国礼制的重要起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