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日报记者孟丽 通讯员唐明宇
守一块阵地,护一方安宁。自4月25日我市主城区发现第一例新冠病毒阳性病例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闻令而动,全员参战,按照市委、市政府“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防输出”的疫情防控工作总要求,在市公安局党委的统一部署和坚强领导下,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攻坚战。日夜不停的坚守,规范细致的工作,筑牢了阻断疫情的一堵铁墙,织密了保障民生的一张细网。

在精准管控的基础上始终关注社会民生,在严把关口的同时确保运输通道通畅,疫情面前,保定交警疫情防控和交通保障双发力,开启守护家园“护航”模式。
精准部署警力,确保“管得住”。支队共设立16个一级封控点、52个交通管控点,投入警力800余人,封闭城市主要出入口,在市区主要路口对所有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进行拦停查证;投入巡逻管控警力111人,在主城区“八纵八横”主干道路进行不间断巡逻管控,使用喊话器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广播,开展劝返工作;夜间依托20个警务站投入警力80人,查控上路车辆,防止人员随意流动。支队还投入各项保障警力427人,参与交通指挥调度、交警网上业务、通行证办理等工作。同时开展全域视频巡查,筛选、整合、抢修、新建重点视频资源4412路,16个一级封控点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主城区高点监控设备全天候视频巡查,重点部位专人盯守,全程监控各类突发情况。
研发专属服务,保障“放得开”。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公安交警依托科技赋能,创新服务举措,用24小时研发了“保畅码”系统,货车司机扫描“二维码”进入该系统后,交警部门就可以为货车司机全程跟踪服务,解决在保定遇到的各类通行问题。开通通行证办理系统,为全市各职能部门防疫保障和物资运输车辆24小时不间断办理通行证。在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的基础上,打通货运绿色通道,确保运输物资大货车上下高速快速通行。组建“保供专班”,抽调精干警力驻守主城区各高速口,为物资运输车辆提供警车带道等专门服务。同时,通过主城区107路高点监控,全天候视频巡查主城区滞留大货车,在3个高速口周边加大现场巡逻频次,共发现并引导滞留大货车185辆。

疫情防控最艰难、最关键的时期,交警支队广大民警、辅警有苦不怕苦,知难不畏难,用一个个逆行的身影筑起一道道疫情阻击线,做到了“党旗插在最高处、堡垒建在最前沿、党员冲在最前线”。
大队长贾涛,父亲住院手术当天才赶过去探望一次;辅警王三强,主动推迟婚期;民警潘树营,把出生才2个月的孩子交给妻子一人照顾;辅警张坦24小时吃住在单位,妻子已临近预产期;辅警魏建强,身患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毅然和身为护士的妻子双双投入到抗疫一线,把三岁的孩子留给老人……
还有,仅剩三个月就要退休的孟祥瑞,每日驾驶巡逻车在辖区内巡逻喊话;刚刚出院的马五星主动请缨,提前归队;结束北京冬奥安保执勤任务回家休整的柴江涛、赵荣泉、霍岩、李海军,主动放弃休假,分别到3个一级封控点带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最危险的岗位完成最艰巨的任务……
还有,支队办证应急小组,连续奋战三天三夜,截至4月29日累计办理“疫情防控专用通行证”1.9万余张,确保生活必需品物资供应;民警李杨,辅警刘舜禹、王萌、张志刚,为避免业务积压,主动回岗参加工作,保证了疫情期间监管工作正常开展;车管工作人员在完成高强度的路面执勤任务后,晚上12点返回单位加班受理积压互联网业务,保证群众提交业务当日办结……
还有,冯志广、严宏、绍鹏、刘景昌……
抗疫一线,他们或许岗位不同,但无一不是用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践行初心使命,用关键时刻的责任担当,托起闪亮警徽。

疫情面前,温情不减,保定交警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用爱与责任为广大群众保驾护航,带来信心和力量。
大队长王勇临危受命,负责组建“保供专班”。他抽调精干警力驻守主城区各高速口,设立“便民服务岗”,提供日常交通咨询、警车带道等专门服务,并将个人联系方式通过媒体发布,保证第一时间接待群众求助,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困难面前不退缩、危难时刻勇担当”的无私奉献精神。
辅警段铁,连续24小时不休息,帮助外来滞留人员寻找住处,提供餐饮。民警马志勇、张瑞、王凯用警车引导,15分钟将一位早产孕妇安全送到市妇幼保健院。民警刘阳督导巡查时,遇到因父母吵架而离家出走一天一夜的女孩,在耐心开导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协调辖区派出所联系家长,直到女孩被安全领回。
还有民警齐雪娜、艾泽成、张炳平,辅警郭静等一大批封控在家的同志,第一时间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积极投身社区各项工作。准备核酸检测物品、协助维护检测秩序、为老人和上网课孩子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开具通行证明等等,他们用实际行动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在群众心中留下了最美的交警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