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7-18 08:46
1938年5月4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晋察冀军区将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合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同时成立冀中军区。冀中军区成立后,司令员吕正操(船中间站立者)率部开赴大清河沿岸地区。
1939年2月,冀中漕河战斗中,八路军战士和日军展开肉搏战。图为八路军三勇士当场刺死日军两名,缴获重机枪一挺。
1940年,中共冀中区委书记黄敬与战友们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合影,左起:聂鹤亭、萧克、陈伯钧、彭真、舒同、黄敬、朱良才、陈漫远。
全面抗战爆发后,曾担任红军团长的孟庆山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到冀中地区组织抗日武装河北游击军。1937年10月,吕正操率东北军六九一团回师北上改为人民自卫军,与河北游击军配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平原抗日根据地——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4月21日至5月2日,召开冀中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共冀中区委,成立冀中行署、冀中军区,统一了冀中区党的组织、政权组织和军事指挥系统,成为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9年1月,贺龙率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挺进冀中。第一二〇师在冀中8个月的时间,在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的统一指挥下,同冀中军民一起挫败了日军的3次围攻,取得了齐会歼灭战等重大胜利,进行大小战斗116次,消灭日伪军5900余人,并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冀中的武装进攻,巩固和发展了冀中平原根据地,圆满完成了中共中央军委给予的巩固冀中、帮助三纵队和扩大部队的三项任务。
1938年3月,晋察冀军区一分区政委邓华率部队挺进平西,开辟以涞水县三坡地区为中心的平西抗日根据地,成立平西军分区。5月,邓华支队与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宋时轮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1938年底,萧克到平西,建立了冀热察挺进军。按照中央指示精神,晋察冀军区提出“巩固平西、坚持冀东、开辟平北”的方针,创建了以冀热察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成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组成部分,有效牵制了华北日军的力量。
(资料摘自《保定市档案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档案史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