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中秋,聚散各有滋味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10-09 09:25

□贾士玲

夏末的热还没完全散去,清凉的风里开始飘桂花香——中秋就要到了。这日子最讲究“圆”,月亮得圆,家里吃饭的桌子要围得圆,可偏偏这“圆”里头总掺着点别离的滋味,就像月亮刚圆到最满,过两天又要慢慢缺下去似的,中秋就是这么个有聚又有散的日子。

打我记事起,中秋就总跟奶奶的蒸笼绑在一起。天不亮她就起来忙活,踮着脚往大铁锅里添水,笼屉里头全是刚包好的月饼。五仁馅里的核桃仁、瓜子仁混着冰糖碎,裹在有点发黄的面皮里,蒸透时那股甜香招来很多邻居家的小孩。奶奶总说中秋得吃自家蒸的月饼,这才叫团圆。她用油纸把月饼仔细包好,让爸爸给远在外地的小叔寄过去。那时候我光顾着吃热乎的月饼,后来才慢慢明白,那蒸笼里蒸的哪里是月饼呀,分明是送往远方的“团圆”。

傍晚,我们在院子里的老桂树下摆上小桌子。妈妈端来切好的苹果,爸爸打开一坛自己酿的老酒,酒香就混着桂花香飘过来。爷爷最爱坐在桌边,指着天上的月亮慢悠悠地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趴在桌子边,一边啃着月饼,一边缠着他讲嫦娥的故事。

后来我去外地工作,回家的路就变得特别长。有一年赶上加班,晚上我站在公司的落地窗旁,看着天上的月亮,突然想起爷爷念的诗、奶奶蒸的月饼,眼泪默默地掉下来。妈妈发来视频,镜头里一家子围坐在桌前,爸爸拿着月饼说,“给你留着的五仁馅”,奶奶在旁边凑过来说,“没放太多糖,怕你嫌甜”。那一刻我才明白,中秋的“聚”也不一定非要挤在一张桌子上,心里有牵挂,就算离得再远,月亮总能把思念捎到。那些暂时的“别离”是为了下次相聚,就像月亮,缺了又会再圆。

现在爷爷不在了,可每年中秋,我们还是会在老桂树下摆上小桌子,特意给爷爷留个空位,放上他最爱吃的豆沙馅月饼。妈妈总会说,“你爷爷要是在,这时候肯定又在念诗了。”爸爸不说话,低下头倒杯酒,轻轻洒在地上,声音低低的,“爸,中秋快乐。”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相聚时刻,那份因回不去而生的疼也悄悄藏在每个人心里……风穿过桂树,落下几片花瓣,正好飘在爷爷的空位上,就好像他还坐在那儿,跟我们一起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

中秋,聚是暖的,散也是暖的,凑在一起时的笑声是刻在心里忘不掉的香甜,分开后的惦念是裹在心里永远的柔软。它让我慢慢懂了,团圆不只是当下的相守,也是对以前日子的怀念,对以后相聚的期盼。就像那轮圆月,不管天涯还是海角,它总能把思念带给你想的人,把安慰带给想你的人。这就是中秋——聚散各有滋味,牵挂总有归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