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10-11 09:22
保定日报讯(记者于建雪 通讯员王婷 孙利佳)“当年没有教室,农家院落就是课堂;没有设备,老师口述就是教材,可再苦再难,大家都憋着一股劲要为革命学技术。”近日,在阜平县木匠口村晋察冀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旧址内,老党员刘付玉向围坐在身旁的6名少年儿童讲述革命往事。这场沉浸式国防教育课,是阜平县全民国防教育月的特色活动之一。
晋察冀军区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旧址,青砖灰瓦间仍留存着烽火岁月的印记。1947年3月,为破解无线电通信人才紧缺难题,这所学校在木匠口村应运而生,短短数年培养出一众通信骨干,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重要血脉源头之一。当天,孩子们踩着旧址内的石板路,参观复原的“院落课堂”,感受当年师生们攻坚克难的时光。
“1948年冬天,学员们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在雪地里练习电台操作,手冻得发紫也不肯停下,因为他们知道,每一次精准发报都可能关系到前线胜负。”刘付玉结合自身经历与史料,将办学历程、师生故事娓娓道来。孩子们时而俯身查看展柜里的老物件,时而举手提问,眼中满是对革命先辈的崇敬。
活动主办方负责人王昱读表示,选择在红色旧址开展国防教育,就是为了让青少年“触摸”真实历史。今后将持续联动老党员、退役军人等群体,推出“红色旧址研学”“国防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让更多孩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懂国防、爱祖国。
“这堂课让我明白,幸福生活是先辈用信念和汗水换来的。”活动结束时,孩子们在旧址广场上庄严宣誓,“好好学习,长大为国防事业出力!”嘹亮的声音回荡在山村,也让革命精神的火种在新一代心中悄然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