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霍若雯时间:2020-08-28 10:02
□本报记者 霍若雯 通讯员 陶巍巍
“亲人们,17号、21号楼没刷呢,明天早上6点,大家辛苦自愿参加,个别地方还需要再补一补,有的地方盖不住……”8月21日下午5时41分,竞秀区华南社区书记李小红在南基地小区楼院长微信群里发布了这样一条消息。
“我报名!”“我参加!”十几名楼长看到消息后陆续回复,积极响应。
22日一早,李小红和楼长们在17号楼下准时集合,他们纷纷拿起社区提前准备好的涂料和滚筒刷,一个个当起了“粉刷匠”,有的还带动子女一齐上阵,将两栋楼楼道的旧墙壁粉刷一新。
好楼长发挥余热,对社区志愿服务一呼百应
8月25日,记者来到了德惠路南基地小区。小区是一副典型的老旧小区模样,一栋栋红砖多层老楼透着一股年代感。这里年头最长的楼房已建成60年左右了,最短的也有22年了。小区里街道干净,已基本看不到有杂物堆放和私搭乱建的现象。
60岁的1号楼楼长孙辉和57岁的12号楼楼长曹凤琴是南基地小区里优秀的楼长代表。她们每天都会下楼四处转转,看见不好的地方就动手清理规整,对于社区组织的活动,也是有求必应,每月50元的楼院长补贴,常常为了小区的事“白搭”进去。
社区的卫生环境,因为有这些楼长的存在而变得越来越好。每天受益的居民和社区,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些楼长们。
“你别看我们小区现在还是跟那些新小区没法比,但是比起以前,那可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挥余热,是孙辉和曹凤琴两位阿姨的初衷。创城期间,她俩连续多天清晨5时起床出门,与各楼楼长一起整治环境,脏活累活抢着干。前几天曹凤琴不小心崴了脚,她拄着拐杖也要跟大家一起拔杂草、清垃圾。曹阿姨笑称,现在的自己就像有了“职业病”,见到小广告伸手就往下撕。
“连我的朋友都说,你们小区的楼长人心齐,不像我们小区,社区一赶上有什么事,好多人请假不去。”孙阿姨告诉记者,他们这群楼长里,年长的年近七旬,年轻的只有30多岁,绝大多数都是女楼长。
好书记勤勤恳恳,以身作则凡事干在前头
楼长们之所以会放弃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如此团结一心地支持社区工作,全是因为有个好的带头人。多年来,社区书记李小红带领社区干部贴心服务打动了小区的居民们,楼长们说:社区的每个角落、每户居民她都熟悉,做事亲力亲为,而我们作为楼长和小区的主人,更不能袖手旁观。
华南社区所辖55栋居民楼,共2538户,除了南基地小区的31栋楼外,其他小区布局分散,也全都是老旧小区。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加上物业管理人手少等原因,原来南基地小区里废品杂物、私搭乱建随处可见,楼道内喷涂和张贴的小广告密密麻麻,居民出门稍不留神就会踩一脚狗粪,小公园里发黑腐烂的陈年垃圾就更别提有多脏了。
今年42岁的李小红,2011年被调到华南社区担任书记一职。经过日常工作走访,让她深刻感受和意识到,社区和物业人员有限,要想彻底改变社区面貌,就必须调动和发挥出楼长、党员和居民的积极作用,共同参与社区建设与治理。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李小红过起了“上班有点儿、下班没点儿”的生活,凡事她都干在前头,很多居民用手机拍下过她埋头苦干的身影:上小房房顶清理垃圾、中午12点半还在盯着拆违、跟工人一起安装公益广告……而今年对于李小红来说更是不容易,家中老人生病、孩子参加高考、疫情防控、创城工作,哪里都少不了她,而每个角色她都在努力去扮演好。
面对楼长们的心疼,李小红常这样回应:“年轻就不怕出力气。”她的手机号码对外公开,要求社区干部绝不能把居民的事情往外推,或是用“管不了”“不负责”这样的话语来应付。即使在社区办不了的事,社区也要及时帮助居民联系物业或有关部门,用微笑化解怨气,用爱心换来信任。
“在社区工作这么多年,其实总结下来就一句话,还是用真心换真情,你拿出百分百的责任心对待工作和居民,居民自然对你也差不了。”说到这里,李小红的眼眶湿润了。
▉记者手记
在社区和楼院长的共同努力下,南基地小区一步步告别了过去的脏乱差,今后如何协调物业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成为李小红现在思考最多的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建、民政、计生、老龄、环卫、文化宣传……千头万绪的工作内容都落在社区,尤其是在老旧小区,环境差、老人多,工作极其繁杂。从几位楼长的话里,记者深深感到,要想修炼成为一名合格的社区干部,取得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融进居民生活当中,踏下心来办实事,有付出,则必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