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0-10-26 15:06
□本报记者 陆征
“大爷大妈,不要着急,咱们排好队,一个一个按顺序来!”10月24日、25日两天下午,茗畅园小广场、竞秀公园、军校广场格外热闹。晚报志愿者联合认证公司工作人员,在这三处地点义务帮助老人进行社保认证,吸引众多求助老人排起长队,现场 “刷脸”。
为老人解忧
晚报发起协助“认证”志愿活动
10月20日起,我市2020年度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开始认证,市本级、莲池区、竞秀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灵活就业退休人员和工伤待遇领取人员,都需要在11月30日之前完成认证。
今年我市采用一款新的手机APP,通过人脸识别进行社保认证,无论退休人员身处何方,只要通过手机“刷脸”,就可以完成认证,既方便又快捷。但对于一些子女不在身边、没有智能手机设备或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认证却成了困扰他们的一项难题。
为帮助这些认证有困难的老人,保定晚报发起志愿服务活动。10月24日、25日两天下午2:30至4:30,晚报志愿者、市社保所及认证公司工作人员20余人,分成三路在茗畅园小广场、竞秀公园、军校广场开展现场志愿活动,由熟练掌握认证程序的志愿者和认证人员,接待前来寻求帮助的老人完成资格认证工作。
活动现场火爆
绝大部分老人完全不熟悉手机操作
24日下午2:20,军校广场南门附近的彩虹桥下,活动尚未正式开始,不少老人们捧着手机早早来到现场等待,很快,每个志愿者身边都被老人们团团围住。
“大爷大妈,我们现在一人发一张认证说明,您先打开微信扫一下上面的二维码,下载APP……”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老人们排起长队,按顺序开始现场认证。
下载安装“智能身份验证”APP、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手机验证码,设置密码,扫描身份证件,进行人脸识别……这一套认证流程下来,收到“身份验证成功”的提示,就算大功告成了。记者现场体验,在网络通畅、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情况下,两分钟之内就能完成认证。但这些,对于来到活动现场的老人来说,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是一道“关”。
“怎么扫二维码?”“这算下载安装好了吗?”“我老花眼,看不清在哪里填身份证号啊?”“这人脸识别咋老失败呢?”“没事没事,别着急,我来帮您。”活动现场,绝大部分老人都不熟悉智能手机的使用,一些老人有些急躁,志愿者和认证人员先耐心安抚老人情绪,然后手把手地教下载认证方法,或者全程代其操作。有的老人学会了,还会教别的求助老人。
“来,跟着我向右转头、再转回来、眨眨眼……好啦,认证成功!”一位老人在志愿者的耐心引导下,跟着人脸识别的提示音做着动作,志愿者拿着手机对准他的脸部,不到一分钟,就完成了社保认证流程。“这就好啦?还挺快,我真是完全不会弄这手机,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依次完成认证流程后,老人们都如释重负,满脸笑容向志愿者和认证人员连声道谢。
两天志愿活动
帮助1600余名老人完成认证
晚报此次志愿服务活动连续举行两天,受到众多老人的欢迎和赞许,有些老人虽然住得比较远,还是特意来到现场寻求帮助。活动期间,晚报志愿者和认证人员连续协助老人认证,几乎一刻也闲不下来。
记者发现,这些来求助的老人普遍年龄较大且子女大部分不在身边,还有一些老人向志愿者反复学习认证流程,生怕自己记不住,因为还要回去为行动不便的老伴认证。社保认证需要使用智能手机,有些老人没有智能手机,志愿者们就用自己的手机为老人注册和认证。
活动中,晚报志愿者李爽表示,对年轻人来说,社保认证流程并不复杂,但对于不熟悉智能手机的老人来说就比较难了,“特别是人脸识别的流程,需要老人随着提示音做一些眨眼、扭头、张嘴的动作,如果老人眼花耳背,配合不好,就容易认证失败。虽然自助认证失败后可以提交人工审核,但有些老人还是会担心,估计回去心里也不踏实,所以能现场解决的就尽量解决。刚才有一位老人在人脸识别环节失败了六七次,我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再试了几次,最后终于认证成功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切身体会到,不少老年人确实需要咱们年轻人的帮助和关爱。”帮助最后一位老人认证成功后,晚报志愿者孙云平刚能抽出时间歇一会儿。他说,参加此次活动虽然花了周末两个下午的时间,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遇到困难的老人们做点事情,自己感到很值得,也很开心。
据统计,此次连续两天的晚报志愿服务活动,共帮助1600余名老人完成社保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