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真把村民当家里人了”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0-12-17 09:59

村里房屋崭新、街道整洁、环境优美……

然而在2017年以前,涞源县斜山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800元,贫困发生率达34.5%。如今,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大幅提升。“这变化离不开党的扶贫好政策,也离不开省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的真心帮扶。”80多岁的贾焕文说。

原来村里的房子多数是土坯石头房,还有很多危房,又脏又乱。省委组织部驻斜山村工作队到来之后立即意识到,居住环境不尽早改善,脱贫就只是一句空话。这时恰好赶上华夏幸福公司在涞源县实施贫困村住房改造项目,虽然是好事,然而推行起来却并不顺利。不少村民觉得,天上不会掉馅饼,根本不会有整村新建这种好事,工作队是在“画大饼”,村干部是在“瞎胡闹”。

面对村民们的顾虑和保守思想,工作队逐家逐户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讲政策、消顾虑、解难题、话未来。最终,236户村民顺利签订协议,整个新村拔地而起。“多亏听了工作队的话,这新房子盖得是真好。”贾焕文感慨到。

新房盖好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工作队并没有止步于此,村西原本的垃圾山被改造成文化广场;村卫生室、图书室、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器材、人工湖喷泉等公共设施从无到有。新的环境帮助村民们养成了新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洗澡、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也在斜山村普及开来。

“多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只有一年种一季玉米,土地薄,产量不高,村民们收入普遍很低,大多数村民一天只吃两顿饭,现在变成一天三顿饭了。”村民刘胜利说。一天两顿饭背后折射的是村民们收入偏低的窘境,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工作队为村里争取到100万元资金,在村东、村西打了两眼机井,又修建了明渠、暗渠和蓄水池等,第一次让村民们的农田从靠天收变成了水浇地。

要想致富,仅凭种植玉米还远远不够。经过走访调研,工作队发现村东一片坡地适合种植向日葵,于是找到种子和设备开始动工。一开始,村民们没有种植经验,工作队员们连续几个星期早出晚归,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带着村民种了450亩向日葵。最终,向日葵的总收益达到了15万元,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老汉贾爱平拿到1200元分红款时高兴地说:“为了帮俺们挣钱,工作队可没少忙活,真把村民当家里人了。”

在建好向日葵种植基地的同时,工作队还帮助村里建养鸡场,出栏肉鸡5批近15万只,为村里带来30多万元收入,带动30多位村民就业。3年来,工作队共为斜山村争取各类项目资金1450万元,村民们尤其是贫困户的收入大幅提高,去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800元,贫困户的人均年收入达到8400元。村民杨合章说:“现在不仅吃得饱,还能吃得好,我的牙虽然掉了不少,但吃饭比以前更香了。”

田正赓 王金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