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建睿智之言 献发展之策

——2020年市政协提案工作综述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1-01-29 10:00

□保定日报记者 安亚静

通  讯  员 郑晓明

谋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翻开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的每份提案,大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小到百姓衣食住行,饱含着政协委员为民情怀,传递着建言献策“最强音”。

一年来,市政协提案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年共提出提案367件,经审查立案336件。未立案31件,22件作为工作参考转交有关部门,9件作退案处理。截止到2020年底,立案提案全部办复,办结率、委员走访率、满意率均达100%。

聚焦中心工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政建言。委员们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等方面提出提案67件。惠东庆委员《关于建立行政许可否定清单,统一规范流程的提案》,市行政审批局积极采纳,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行政许可事项“全市通办”的实施方案》,全市政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市九三学社《关于挖掘培育保定经济转型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针对性强、切入点准,所提意见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尹成远委员《关于保定市企业并购重组的提案》,市国资委认真研究落实措施,制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实施办法”“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助推企业并购重组健康有序发展。

紧扣民生实事,为创建和谐社会出谋献策。委员们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围绕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脱贫攻坚等方面提出提案133件。王璋奇、刘刚、李二中等委员关于加快提高我市高中教学质量,满足群众迫切需求的建议,市教育局认真采纳吸收,从强化外部保障、提升内部管理两方面逐步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李研东委员《关于积极探索“互联网+”模式,努力提升我市便民市场智能化管理水平的提案》,市国控集团、有关县区政府认真办理,推动发展网络售卖平台,让“农贸产品快递”进入百姓家,更好满足百姓生活需求。市民革、市民进、市农工党和陈海江、史会峰等委员提出的关于建立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建议,市扶贫办积极采纳,制定“巩固脱贫成果,做好精准防贫工作的意见和方案”,为全面开展防贫监测,健全机制,兜住底线发挥了积极作用。

助力城市转型,为建设品质生活之城倾心出力。委员们围绕社会热点,百姓关注,就老旧小区改造、共享单车治理、垃圾分类等方面提出提案52件。市民建《关于强力推进超低能耗绿色城市建设的提案》,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在强化立法体系配套、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化解农村“双代”矛盾等方面吸纳提案建议,为促进绿色、文明、宜居宜业城市的创建发挥积极作用。市民盟《关于加快我市垃圾分类智能化建设步伐,为雄安环境保驾护航的提案》,齐建明委员《关于加强对小街小巷综合治理的提案》,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莲池区政府等承办单位下大力整治各种遗留问题,通过清理马路市场,推进“街长制”,规范管理环境卫生等措施,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

关注文化传承,为打造善美保定履职献计。委员们围绕活化文化遗产、传承城市文脉、保护乡村古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提出提案53件。梁卫江委员《关于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助力我市旅游发展的提案》,意见建议操作性强,唐县、易县、阜平县、涞源县等县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认真调研,多次与委员协商互动,有力推动长城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市民建《关于实施文博+数字产业,助力保定文化建设发展的提案》,市民盟《关于政策“加码”,提振文旅产业的提案》,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积极采纳建议,为推动文化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去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投身“聚力量、防疫情、促发展”活动,围绕健全防疫物资保障体系、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提案31件,为疫情防控和促进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做新做深做实提案工作,市政协常委会坚持以协商为载体、以督办为抓手,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和完善“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协调、各方配合、社会关注”的提案工作格局。同时,创新形式,完善机制,首次实现网上交办,首次实现重点提案全督办,首次开展集中走访面复,提案工作方式方法有了新突破。以商促督,以督促办,提案凝聚共识有了新成效,提案履职能力有了新提高。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激发新作为。市政协常委会将会更好利用提案这一载体平台,围绕中心,履职建言,凝心聚力,争先创优,为推进保定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品质生活之城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