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梁晓冬时间:2021-03-29 19:04
同心同向同力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在“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谈协同发展
承办“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的保定,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部的核心功能区,与雄安新区交融,以高铁主干网络为纽带,已进入京津冀半小时生活圈,更致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第二战略支点。
在3月28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上,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劲松介绍了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十四五”时期发展的主要思路,对已进入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的保定多有启示。
张劲松说,党的十八大,尤其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做出重要指示以来,北京产业进入全面推动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更加注重关键环节提升与产业生态培育相结合,更加注重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结合。
他说,高精尖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2017年底北京市发布《10个高精尖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这些年培育形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两个万亿级,以及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推荐落地了一批具有引领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如投产新能源整车产线,建成全球首个L4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支持中芯北方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12英寸先进制造集成电路产线;涌现出以小米智能工厂、福田、康明斯、灯塔工厂为代表的一批标杆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数量,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国1/4;成功创建3家国家级制造业新中心,9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8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涌现出京东方、柔性显示、科信中维、新冠灭活疫苗等一大批国际原创和国内领先的重大新成果。
他说,“十四五”期间,北京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方向,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加快产业基础再造提升,产业链条优化升级,智能制造全面覆盖,制造服务深度融合,区域发展开放联动。打造一批具有全球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产业关键短板环节突破和国产化替代取得重大进展。支撑构建具有首都特色的产业化体系,着力构建以智能制造产业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为新支柱的产业体系。
——将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创新药等创新性、引领性强的企业,打造成为北京制造、北京服务的新名片。布局前沿新材料、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一批面向未来的前端产业,特别是突出抓好数字经济发展,聚焦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启动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在提高供给质量和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上下工夫。
张劲松着重说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首都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大局,持续增强与天津、河北两地的协同联动,有序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构建河北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格局,产业对接协作等重点领域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了同心、同向、同力发展的工作格局。
他说,北京将继续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布实施“十四五”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规划,选择氢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互联网三个新兴领域作为突破口。打造三条产业协调发展示范带,结合在京的龙头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协同要求,加强政策、要素、空间匹配,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在京津冀布局一批产业带动性较强的骨干项目,促进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产业生态引进,联手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北京未来的发展,与正在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全力服务北京、积极对接承接北京产业链的保定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