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1-12-27 10:21
本报讯(记者霍若雯 通讯员王芳)“以后大家收到有关钱财的电话时要多留个心眼,千万不要贪小便宜,及时联系子女或派出所,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12月24日上午,在竞秀区民政局支持引导下,由铸机社区刘景星等四位居民志愿者与善和社工自编自导自演的防诈骗情景剧《别上当》正在富昌园社区活动室内上演。这种生动实用的活动形式,让法律常识真正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96110全国反诈专用号码!”情景剧过后,社工王明霞趁热打铁,通过讲解真实案例,分享了最新的反诈知识,详细介绍了冒充公检法、投资理财、中奖类、保健品等当前多种电信诈骗套路,帮助社区老年人树立起科学、理性、合法的投资理财理念,防范涉老金融诈骗,为老年人的生活安全多加一道防护墙。
社工还现场为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教老人如何登录使用软件,进一步提高社区老人的防诈能力。“这次讲座讲解得很仔细,让我们对形形色色的各种骗局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以后在这方面可真得引起注意了,不能给骗子可乘之机!”今年75岁的富昌园小区居民刘阿姨对记者说。
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自12月23日起,善和社工和居民志愿者将利用一周时间开展京津冀社区老年人金融教育公益活动——金融防诈主题讲座,相继走进江东社区、富昌园社区、康欣园南社区、中诚晶典社区等竞秀区的10个社区,每场讲座邀请40多位社区老年人,通过主题宣讲和《理财需谨慎,超额回报是骗局》《别上当》等情景剧表演,讲述有关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等多种诈骗形式的手法和作案特点,坚持以“四社联动”提升社区社会工作水平,助力打造平安和谐社区。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法分子诈骗手段不断升级。由于老年人警惕性低、信息量少,以老年人为行骗对象的诈骗案例时有发生。他们通常利用老年人子女不在身边,且健康消费需求、心理疏导需求增多,对老人嘘寒问暖、非法营销,使他们一步步掉入圈套。”善和社工表示,除了老年人自己时刻要牢记“五不一打”(不听、不着急、不信、不转、不点和打报警电话)防骗口诀外,子女家属应给予他们更多关爱与陪伴,及时发觉老人的异常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变化,降低被骗风险,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