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5-06 09:06
□保定日报记者 寇奇平
通 讯 员 孟宪阳 田艳军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
4月25日,我市新冠肺炎疫情突起,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必是先锋。
连日来,在莲池区疫情防控的各个环节,都能看到党员忙碌的身影。全区9200多名党员义无反顾、积极请战,他们中有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志愿者等,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用责任和信心构筑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我是共产党员,我在岗!”
在南关街道裕丰新区社区书记黄晓霞看来,“是党员,关键时刻就要站出来。”作为社区书记更要把身边的党员团结组织起来,为抗疫尽最大努力,为党旗添光彩。“无论何时何地,群众只要看到身边有党员,党员在行动,心里就不慌、就有底。”
实行封控管理之后,对辖区内居民情况了如指掌的她,迅速行动,就居民核酸采样、物资保障、老弱病残孕特殊群体等问题,进行明确分工,保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展开。
物资保障是重要的民生工作,也是社区义不容辞的责任。
永华路街道防疫一线的党员佩戴党徽、亮明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关键时刻有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实行“党建+网格管理”,13个社区成立由社区工作者、下沉干部、在职党员、居民志愿者、网格员等组成的“红色保供服务队”,做好居民生活物资供应和配送服务,保障居民的“菜篮子”“米袋子”;实行“党建+志愿服务”,“直隶救援队”和“柱子消杀”对13个社区内的主干道、单元楼道、活动广场、健身器材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消杀。
莲池区社区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积极扛起政治责任,严格落实我市疫情防控政策,在疫情排查、全员核酸、后勤保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
“我是共产党员,我有责!”
“我们是党员,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越是危难时刻,越是重任在肩。别看我们年纪大,身体都很好,有任务尽管交给我们。”红星路街道办事处东盛社区的“银发”志愿服务队向社区请缨。
身穿红马甲、满头白发,平均年龄近70岁——16名退休老干部、老职工、老模范、老专家主动承担起环境消杀、宣传防疫政策、劝导大家居家、协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样、维持秩序、门卫执勤等并不轻松的工作。
社区中有的居民因年龄大、生病卧床等原因不能下楼做核酸,年逾古稀的老党员王金斗就带领采样人员上门采集,一幢幢楼、一个个单元,上上下下,累得他气喘吁吁,几次险些摔倒。采样人员劝他休息一会儿,老人却说:“我没事,采样时间可不能耽误。”老党员们的一言一行,居民都看在眼里。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志愿队伍,为疫情防控增添新的力量。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无论何时何地,闪闪发亮的党徽总会凝聚最强大的力量。
秀兰家园小区的抗疫“父女兵”——王军和女儿王可欣;红阳小区李建国、郭敏夫妇俩“退伍不褪色”;裕西社区工作人员陈岭为居民修好破裂水管;晨巍金地小区40名党员志愿者是几千居民的“管家”,保障大家日常居家生活……
“我是党员,就要为社会奉献温暖和力量!”党员志愿者的话语振聋发聩,成为疫情来临时,群众心中最温暖的力量。
“我是共产党员,我坚守!”
疫情发生以来,抗疫任务延伸到哪里,党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党员同志到社区报到,广泛参与企业、交通卡口、基层社区等一线防控,冲锋在前,吃苦耐劳,以实际行动展现出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
4月25日,53岁的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党员李冬梅第一个到社区报到,请求分配任务。从那天起,朗月蓝庭小区就多了一位热心的“李姐”。
为让“大白”顺利核酸采样,李冬梅维持现场秩序,提醒居民保持安全距离,在信息录入处登记居民信息,手持喇叭通知居民抓紧时间下楼,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搀扶……不遗余力地协助社区开展工作。
南大园乡枫林花溪社区有近4千名居民,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市乡村振兴局下沉的党员干部同社区同志并肩作战,每天从清晨工作到深夜,满负荷运转,协助社区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针对疫情防控形势,我们牢固树立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把党旗作为战旗,把战斗堡垒筑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广大党员干部在战斗中经受考验,在磨砺中践行初心使命。”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齐会山说。
6个乡、1个镇、10个办事处;133个社区、119个村;常住人口92万余人——莲池区近万名党员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竭尽全力护卫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守护万家灯火。
先锋身后,是同向而行,是凝心聚力,是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