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登录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
河北新闻
|
保定新闻
|
县区新闻
|
专题
|
评论
|
金融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
健康
|
文体新闻
|
E时代
|
电子报
|
荷花淀
|
生活
|
更多
您的位置:
首页
>
国际国内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白洋淀里荷花香,小康有了好模样
来源:求是网
作者:孙洋洋 周兵
时间:2020-08-21 21:41
“白洋淀里荷花香,风景秀丽好地方哟——呵”
伴着船夫洋洋盈耳的歌声,踏着一路碧波荡漾,记者来到了素有“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恰逢雨后初晴,天空万里无云,湖面水波不兴,天水一色的背景板上俨然一幅芦苇婆娑、荷花绰约、水鸟啁啾、水村掩映的生态美景,真可谓是“波摇苇荡迷人眼,风递荷香醉客舟”。
美丽的白洋淀风光 求是记者 孙洋洋/摄
白洋淀地处华北平原中部,大部分为雄安新区所辖,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浅湖型湿地,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又称“华北之肾”。白洋淀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不仅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也是雄安新区规划与建设重要着力点之一。
然而新区设立前的几年间,由于清水补给不足、上游污水排放以及当地村民非法围埝、毁苇造田、随意焚烧等行为,导致白洋淀长期深陷“垃圾围堵、污水横流、黑烟盘旋、生态失衡”的“污染门”,并一度引起舆论热议。
解铃还须系铃人,水村幸福从水寻
“那时候,水那么脏,鱼虾不好活,人不能下水,咱都成了黑水村,哪还有啥幸福可言。”王家寨村的村民回忆道。
白洋淀内有39个纯水村、89个半水村。位于白洋淀中部的王家寨村就是纯水村之一,因其四面环水且绿意盎然,故有“桃源孤岛、淀中翡翠”的美誉。这里的每位村民自幼深谙水性,“一个猛子扎进水里”的天然童趣曾是他们每代人的共同记忆,也深刻映射在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中。
人民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白洋淀人民的幸福、雄安新区的建设与发展都绕不过白洋淀水体治理这一关。新区设立后,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白洋淀生态治理修复工作,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清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这场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今年以来,各方面治理工作目标明确、扎实推进,力度不减。如严格外源管控,不让一滴污水入淀;抓好内源管控,加强淀村污染治理;统筹生态补水,增强白洋淀水体流动;坚持科学治理,与专业公司合作开展治污工程建设。
位于王家寨村的污水净化循环利用系统 北京排水集团员工/摄
“真正把水治理好,不仅是国企担当,也是我们最想干的事儿。”北京排水集团(雄安新区)运维负责人刘岳华说。该公司于去年3月开启雄安新区白洋淀污水垃圾厕所等环境问题一体化综合系统治理项目,涉及4乡28村,围绕垃圾、污水、厨余、厕所粪污等四类难点问题,采用技术处理、导流收集、外运外置、日产日清等手段,有效减少了污水直排、厕所脏乱、垃圾乱扔的现象,人居环境大幅改善。
据最新测评,今年1-6月,新区南刘庄断面平均水质为IV类(其中3、4月为III类),湖心区断面平均水质为IV类(其中2、4月为III类),整体水质同比明显好转,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白洋淀居民再绽笑颜。
家住王家寨村望月岛5号院的陈茂拴 求是记者 孙洋洋/摄
“现在我虽然游不动了,但是我的孙子又可以下河游泳了”。70岁的王家寨村陈茂拴老人乐呵呵地说道。
小康路上不落人,渔民有了新身份
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一理念在位于白洋淀东北部的邵庄子村得到了实践印证。
随着白洋淀生态治理工作的推进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邵庄子村也同步发展为新区淀中乡村振兴示范村,不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经济收入稳步提升,每位村民也都成为生态红利的创造者和受益者。
正在直播的快手主播邵小贝 求是记者 孙洋洋/摄
“原来那种‘一个鱼俩眼,有吃没攒’的穷日子再也没有了,现在的日子越来越好。”今年48岁的村民邵小贝告诉记者,他从2017年开始经营“农家乐”,2018年又有了一个时尚新身份——快手主播,是白洋淀最早尝试直播经济的探路者之一。因为经常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宣传介绍白洋淀的自然风光以及水产美食的烹制过程,邵小贝现已“圈粉”近万人,这些粉丝大多又转化为线下游客,让经营收入翻了两番,他也成了乡里乡亲嘴边的“能人儿”。目前,邵庄子村像他这样的“网红”已有20多人,“互联网+生态旅游”的经营模式在村里初显规模,这不仅让农家乐越来越红火,也让村民在休渔期有了新营生,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协同共促。
61岁的环保卫士王振民 求是记者 孙洋洋/摄
“你看这儿多干净啊,只要让我干,我就不退休。” 61岁的王振民指着村里整洁的街道骄傲地说。他是邵庄子村的一名环保员,每天负责清扫街道、清除垃圾。据了解,村里为了严格落实“村内垃圾日产日清”的内源污染防治举措,同时拓展村民增收渠道,让全体村民共奔富裕路,便给像王振民这样的非典型劳动力安排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并定期发放薪资。王振民对自己的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认为自己的工作同样是新区建设的一部分,必须认真做好,对下一步开展的垃圾分类行动充满了期待,他说道:“这事儿可是个大好事儿啊!”
“天越蓝,水越清,人越愿意来,我们的生活就越好”。村支书王双玉告诉记者,环境的改善让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小康路!
在记者就要登船离开邵庄子村的时候,81岁高龄的王大娘正在码头广场上哼着小曲儿扭秧歌,丰盈的笑容流淌在皱纹里,就如同清流在荷间穿过……
看呐,这应该就是幸福小康的模样!
编辑:李昂
相关新闻
钟鼓楼
更多>>
“光盘行动”需久久为功
向“光盘行动”要真章
扶贫扶到点子上
信念措施“双过硬” 确保实现“双过半”
以干部使命在肩夜难寐 换百姓和谐幸福睡得安
始于五月的“举动”
滚动图片
更多>>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忆渡江,传承革命到底精神
与总书记一起追忆“百万雄师过大江”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 | 共和国钢铁工业的今昔
跟着总书记的脚步, 来看“千里淮河第一闸”
保定新闻
更多>>
努力做对党忠诚本领高强人民满意的年轻干部
始终保持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
共建品质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 倾力打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
加快推进数据应用服务产业发展赋能数字保定建设
保定学院携手容城教育系统 开展专题教育活动
高碑店警察 助重庆流浪男子返家
找准连接点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