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1-01-19 10:34
本报讯(记者赵玥)伴随国内多地启动首批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已有不法分子借“新冠疫苗免费接种”虚假信息实施诈骗。360安全中心表示,近日安全大脑发现部分“新冠疫苗免费接种”虚假信息通过短信传播,以套取用户个人资料、实施网络欺诈。
360安全中心表示,骗子利用民众的心理,通过假冒“疾管中心”(实际上我国该机构的正确名称为“疾控中心”),向人们发送短信表示“新冠疫苗政策开放预约,名额有限”。诱导收件人登录短信中的网址,之后再要求人们进入伪造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进行注册,以此套取用户身份证、银行卡、信用卡、预留手机号、验证码等个人资料,进行转账、盗刷等操作,属于典型的网络欺诈行为。
“不法分子将伪造的中疾控网站做得十分逼真,加之人们目前都想尽快接种新冠疫苗,步步诱导之下,旨在让不知情市民信以为真,最终落入坏人设置的圈套,造成财产损失。”经常向家中亲朋普及防骗知识的市民柏女士有一套识别诈骗的准则:“凡是轻易让填写个人身份、金融信息的,或以各种理由索要验证码的,都极有可能是诈骗,要多长个心眼。”
360方面提示:不要轻易点击此类短信中的链接,对于安全软件拦截的网站不要继续访问;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手机验证码告知他人,银行工作人员和客服人员均无权索要持卡人密码、余额、交易验证码等信息。
请市民牢记两个预防诈骗的电话号码——全国反诈中心预警专号“96110”和报警电话“110”。其中,“96110”仅用于反诈预警劝阻和防骗资讯,如不慎遭遇骗局,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求助。此外,“96110”专号为“电话区号+96110”,如来电显示为“96110”加其他前缀的,可能是诈骗分子改号冒充,应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