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巩固脱贫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

——奋力推动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⑥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1-01-22 09:41

□中共保定市委办公室理论学习中心组

(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

(二)市委全会提出,将“奋力推动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作为今年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一直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了脱贫攻坚硬仗,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积极成效。

新起点,新征程。今年,我们要努力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方面当先锋、作表率、走在前。

(三)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2012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阜平县向全国发出脱贫攻坚动员令。近年来,我们牢记总书记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想方设法、持续发力,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打了一个漂亮仗。2020年,全市9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1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人均收入全部超过脱贫标准。

八年来,我们狠抓支撑产业。重点打造了特色农林、绿色能源、旅游休闲、家庭手工业等四大特色扶贫产业带;形成了涞源养鸡、曲阳石雕、唐县肉羊、望都辣椒等一批兴农立县的主导产业;对接120多家央企京企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积极融入以北京为主导的产业链和大市场。

八年来,我们狠抓城乡融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通过产业支撑加社保兜底补齐短板,彻底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聚焦公共服务支撑,通过做强贫困地区的教育、卫生、就业、养老、文化等事业,探索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聚焦城乡融合发展,通过开展精准帮扶系列活动,促进人才、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八年来,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9个贫困县乡村道路全部硬化,完成了1088所学校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建成65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住房安全、饮水安全、义务教育、文化建设等实现全覆盖,为贫困群众彻底脱贫拔了穷根。50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直接带动7万户农民增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实现2个以上扶贫产业覆盖,产业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四)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我们必须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接续推动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首先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近年来,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抓长效机制建设,专门出台解决重点民生问题量化考核办法,探索建立县(市、区)委书记动态考核月点评制度,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5+3+N”村级治理体系,打出防返贫兜底保障、持续投入、利益联结、动态监测预警、党建引领“五位一体”机制建设“组合拳”,全市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防火墙”基本建立。接下来,要坚决落实市委全会的各项要求,用好5年过渡期,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五)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我们下更大的功夫,用更大的力气。

近年来,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关键之年。站位新时代,面对新任务,我们必须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      (下转A2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