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2-12 10:51
□李月英 刘柯旋
冬日的暮色总是来得太匆忙。王海东连续教完下午三节轮滑课,顾不上洗把脸、吃晚饭,又马上筹备速滑队轮转冰的训练。在小队员们课前短暂的嬉笑交流声中,王海东把一双双轮滑鞋上的轮子卸下,熟练地逐个换上冰刀,并细心调试好。
冰面上,全副武装的孩子们风一样“飞”过,犹如一个个蓝色的、红色的精灵,让满是寒意的训练馆瞬间温暖起来。“注意动作要领,加油,跟上,好!”王海东嘶哑的嗓音依然透着激情,挥舞的手势充满力量。
“我已经离不开速滑运动,舍不下训练馆,整天和参加练习的孩子们、众多冰雪爱好者在一起。”王海东翻看课时安排表,上边没有节假日,只有“5+2”“白+黑”。从事速滑教学五年来,无论严寒酷暑,从未停歇,怀揣“因为热爱、所以坚守”的初心,让冰雪之花开遍他力所能及的每个角落。
已经44岁的王海东看上去仍旧像个大男孩,质朴,真诚,笑如夏花。而他却有一连串耀眼的“头衔”——徐水区冰雪轮滑运动协会会长、区轮滑俱乐部主教练、保定市和河北省优秀速度轮滑教练、国家级速滑高级教练员、国家一级轮滑项目社会体育指导员。
在他的推动下,徐水区冰雪轮滑运动协会成立几年间,在自由式轮滑、速度轮滑方面已经培养了千余名优秀青少年队员。还带动许多家长参与轮滑运动,并加入协会成为会员,为全区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培养冰雪运动人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说起自己的“冰雪之路”,王海东的心情有些复杂。他自幼热爱冰雪运动,可少年时期的徐水小城根本不具备条件。成年后到北京工作,也没有闲暇时间去“玩”那些。但是,心中的“冰雪梦”一直在蓬勃生长。直到六年前,北京2022冬奥会申办成功的喜讯让他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毅然放弃相对稳定的工作,专门去学习轮滑运动。参加各种培训,先后取得了中国轮滑协会速滑高级教练员资格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成功的背后,是王海东异于常人的付出,三十大几岁学习轮滑、从事冰雪运动,在人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家人、朋友反对过,膝盖、胯骨摔伤过,他硬是咬牙坚持下来。
为了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走上冰雪,亲近冰雪,体验飞一样的感觉与激情,他回到徐水,牵头成立区冰雪轮滑运动协会,组建速滑训练队。人员从少到多,如今已有千余名队员,遍布城镇乡村。
王海东的人生也由此开启“轮滑”模式——整日奔波于徐水城乡中小学、幼儿园等几十个地方,每周义务教授20多节冰雪体育课、社团课。联合区教育体育局组织“冰雪运动大篷车”下乡活动,带出近200名体育指导员,培养了一批能够承担轮滑、冰壶、滑轮运动教学的骨干,并连续承办三届徐水区冰雪运动会。
他带领的速滑队成立仅3年,就代表徐水区参加省市级比赛屡获殊荣:2019年共获得25金23银9铜,其中5月在保定市青少年速度轮滑锦标赛中获得3金3银,当年11月在全市首届冰雪运动会上获4金4银7铜、团体第五的好成绩;2020年参加各种级别速滑比赛,获得32金20银12铜,其中速度滑冰奖牌共获12块,成功实现“轮转冰”。
痴情冰雪,信念如磐。王海东认真钻研青少年速度轮滑训练方法,提升学员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各项机能。一遍又一遍地讲解,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一天下来声音嘶哑、腿脚酸疼。辛苦和疲惫中,他收获了更多的欣慰。孩子们无惧挫折,坚强勇敢的毅力、取得的优异成绩,让他信念更加坚定。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不断进步,成为他奋进的动力。
晚上已过九点,孩子们带着收获的喜悦陆续散去。王海东坐在训练场边,望着满地晶莹,思绪已经飞到北京冬奥会赛场。“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让冰雪运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更盼望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孩子们也能飞驰在奥运赛场,为保定争光,为祖国争光!”灯光下,眼前的冰面变得越发开阔起来,王海东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