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2-21 09:00
□保定日报特约评论员
城市是有生命的空间有机体,会呼吸、有温度、能说话、有表情。踏着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奋进节拍,保定古城正在焕然一新:街角的公园,夜晚的霓虹,还有老巷的咖啡屋……古城有了新模样。拉开时空的维度,保定,我们脚下这座古城,此刻又彰显出新的希望。城市在发展中更新,在更新中获取营养,延续文脉,塑造品牌,进一步彰显出城市软实力。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打好城市更新城市转型主动仗,打造充满活力魅力的新空间,更好塑造温暖动人的微表情,让保定人民享受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舒适生活、极致服务和品质体验。
聚焦延续古城之韵。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的根与魂,寄托着1000万保定人民的美好记忆和深厚情感。加强古城保护利用,是打造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应有之意,也是全市人民的强烈心声。一方面,我们以敬畏之心实施“古城保护”行动,整合“八大国宝”串珠成链,整体推进西大街—城隍庙、直隶总督署—古莲花池、体育场—淮军公所三大提升工程,把保定古城建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区,让保定人民将自己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另一方面,加快推进“西郊八大厂”工业遗产文化创意集聚带建设,让“老保定”文化、“古靴城”记忆成为可追寻能触摸的保定铭牌、保定印记,联动古今融入创新,让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聚焦回答时代之问。我们在塑造城市,城市也在塑造我们。与传统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模式不同,如今我们的城市更新坚持以人为本,反映新时代要求,是包括满足产城融合、人民美好生活、传承历史文脉、绿色低碳发展等综合层面的有机更新。在保持了老城肌理的同时,又合理嫁接了现代功能设施,充分满足古城百姓的生活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譬如,建设口袋公园、城市公园,让人民群众随处可休闲休憩、可健身运动,让运动风尚洋溢城市的每个角落;全方位打造“一街一景”, 让城市大街小巷涌动着设计感、时尚潮、文艺范,营造让人看一眼就喜欢、越细品越有味道的城市意境;科学利用地下空间,关注人车分流设计、商业与居住混合设计,构建通勤圈、生活圈、商业圈高度融合的通勤体系,增添文化休闲功能,打造吃、住、行、文化、办公全需求集群。
聚焦锻造实力之新。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一个点、一条线的更新与改造,而是一个片、一个区、一个面的复兴。统筹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聚焦绽放新颜值内涵要求,谋划好功能定位、产业生态、文化品牌、形象风貌等核心要素。统筹兼顾古城保护与新片区开发,实现古城保护区和现代化城市整体协调,积极谋划产业和业态布局,让保定独有的文化元素完美映衬城市的品质生活。统筹好建设与管理的关系,持续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硬件设施建设,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统筹兼顾当前效益与长远发展,强化系统规划提升,让城市温暖动人的微表情、精细管理的高效能成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的内涵标识。
城市地标拔地而起,绿水掩映美好生活,在城市更新扎实推进之中,城市软实力也在稳步升级,古城旧貌终换新颜。
这样的城市,谁人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