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

定价限制正式放开,发卡机构与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竞争或将加剧——

“松绑”之后,信用卡透支利率降了么?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1-03-04 15:27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信用卡透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放开信用卡透支利率定价限制。市场预期,信用卡机构或将下调透支利率,与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进一步展开竞争,那么政策出台至今行业究竟有何变化?


信用卡透支利率有何调整


央行在《通知》中明确,信用卡透支利率由发卡行与持卡人自助协商确定,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和下限管理(即上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下限为日利率万分之五的0.7倍)。

走访多家银行询问当前信用卡透支利率调整情况,得到的普遍反馈是,目前还未公布新的信用卡透支利率标准,透支利率仍延续此前的标准执行。

据了解,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卡透支日利率为0.05%-0.035%,折合年化利率为12.78%-18.25%。不少银行的信用卡透支利率都采用上限标准,即日利率万分之五,但极少有银行采纳下限标准。

“从现有的业务体系和存量业务来看,短期不太可能发生变化。”一位国有银行信用卡部工作人员表示,透支利率关乎银行业务收入,出于风险和业务稳定性的考量,对政策还需要较长时间研判,调整不会太快发生。

业内人士指出,新的政策虽然放开了利率限制,但银行要综合考虑资金成本、信贷资源、市场策略、风险偏好等因素,涉及到重大业务调整,还需要过渡时间。

差异化定价是主流观点

业内人士认为,央行对信用卡透支利率管理全面“松绑”,目的在于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而且,随着信用卡市场日益发展,风险管理体系逐渐完善,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放开透支利率,意味着有可能向上,也有可能向下。此前,有市场观点指出,信用卡透支利率上限打开将驱动商业银行信用卡客户下沉,驱动信用卡业务服务长尾客群。但从行业反馈来看,随着市场情况进一步明朗,客群细分以及差异化定价或将是未来信用卡定价调整的主流方向。随着透支利率上下限被打破,银行可根据自身发展,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定位,对透支利率实施市场化定价。也就是说,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人一定价”或“一卡一定价”的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末,我国信用卡发卡量由2008年末的1.42亿张增加至7.66亿张,信用卡授信总额则由2008年末的0.98万亿元增至18.59万亿元。人均持卡量为0.55张,卡均授信额度2.43万元。

偌大的市场,如果不对客户进行区分,既会加大信用卡透支风险,又会影响到信用良好持卡人用卡的积极性。某股份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从业务实际来看,发卡机构不会面向已有客群采用突破上限的高利率,同时也不会将利率降到很低的程度,毕竟要覆盖风险。有些银行为了零售业务拓展需要,可能加大对信用卡更为下沉客户的挖掘并提供一定利率优惠,但综合考虑资金成本、风控要求、稳健经营特征,预计客户下沉空间相对有限。

或将与互联网产品同场竞争

有市场空白的地方,就有产品创新。业内人士指出,此前,信用卡兼具支付和信贷属性,却因定价限制被捆住了手脚。因而,借助第三方支付工具,京东白条、美团月付等信贷产品逐渐崛起,自由定价、融入场景、具有强支付属性,充分地契合了市场需求。

定价区间被放开后,未来定价灵活、嵌入场景、用户基础庞大的信用卡,有望成为银行体系中最具战斗力的消费贷产品。从逻辑上看,信用卡会首先在银行内部成为消费贷款的劲敌。基于当前的用户结构,银行持卡人客群远大于消费贷客群,当信用卡透支利率可以自由下探时,理论上足以把消费贷覆盖的优质客群囊括在内。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各家银行的信用卡透支利率会更加差异化,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信用卡有可能进一步渗透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从而与市面上广受欢迎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同场竞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