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3-29 08:22
□田俊茹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了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建设一个高品质、有韧性的现代化新保定和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宏伟蓝图。围绕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这条主线,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不断提高人民的品质生活,让人民共享城市化带来的好处和实惠,才能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是一个由诸多领域、诸多环节、诸多层面构成的大系统,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10个指头弹钢琴”的要求,坚持系统观念这一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既要注重抓全面、系统、整体推进,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现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
突出人民需求,推进城市治理。要重点破解行路难、停车难的现代“城市病”。一要推进多中心城镇化。推进城市群、都市经济圈、中心城市、县城、园区、城市综合体等多中心城镇化,围绕工厂、学校、医院、交通、市场、景点等建设产城教、职住合一综合体,减少居民跨片区长距离出行。二要实施街区制改革。践行“小街区、密路网”原则,改变居民出行的流向、流量及方式。改造提升道路密度,增加街区店铺,实现就近就业便民服务。三要倡导绿色出行。实施公交优先,建设管理好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倡导城市慢行,满足人民健康需求。
突出保定特色,挖掘文化积淀。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要把文化创意融入一二三产业,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靓丽名片。一要尊重保护自然。挖掘保定自然潜力和人的创造力,使每一个景点和每一处建筑都经得起人民的检验。二要秉承文化传承。发展有保定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的美丽城镇,改造兼顾功能性、文化性、商业性,加快西郊八大厂综合保护利用项目建设,让老街区有新气象。三要彰显地方特色。挖掘保定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突出“产加售”和“农文旅”,打造山水画、田园诗、民俗歌、生活曲。
突出山水脉络,发展文旅产业。要通过发展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提高人民收入,擦亮“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靓丽名片。一要发展乡村游。保定旅游资源丰富,应围绕山水林田湖,发展全域旅游,构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通过旅游发展提高保定知名度。二要有次序发展。鉴于村庄区位资源禀赋、标志性吸引物和旅游资源点存在差别,应优先在城市郊区、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传统特色农区发展乡村旅游。三要高质量发展。应根据目标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倾向,科学规划和设计“旅游+教育、研学、体育、健身、康养”等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乡村旅游,让人们走进自然、认识农业、体验农趣、休闲娱乐、陶冶情操。
突出产业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商业数据向保定国家大数据服务中心汇聚,擦亮“中国电谷”靓丽名片,做大做强“医车电数游”、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和都市农业等产业。一要注重嵌入式发展。嵌入融合是现代产业体系的结构特征,包括产业之间、部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要把信息技术、文化元素渗透融合到一二三产业,把服务业融合到工农业,让更多优秀人才留在保定创事业、创生活、创未来。二要注重协同式发展。推进京雄保一体化发展,引导企业发展技术研发、设计策划、物流、信息服务、专利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实现高利润经营、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保定市委党校 本文系2021年度保定市党校系统规划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