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0-12-18 09:43
何静:保定监狱指挥中心党支部书记
2017年保定监狱对口帮扶曲阳县北台乡岸上村,以党支部为单位结对帮扶贫困户。指挥中心党支部书记何静结对帮扶刘领杰等4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自力更生,自我“造血”,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
□本报记者 刘飞 韩瀚
“这头牛肚子真大,又快下犊子了吧?”
“这头到腊月就该下了,那两头过了年也该下了,到明年‘五一’,这棚里能添5头小牛犊子。”
“就这么干,过两年儿子考上大学,学费也不用愁了,以后都是好日子!”
“还得感谢您,何书记。没有你们帮我,我不可能有这样的好日子。”
……
12月10日,曲阳县北台乡岸上村南,路边的一个大牛棚里,何静正帮着刘领杰给牛投饲料,大牛、小牛都挤过来抢着吃。从两个人聊天中听得出来,这个深山沟的养牛场里,孕育着刘领杰一家子的新希望。
刘领杰今年48岁,小时候因患脊髓灰质炎落下了残疾,一条腿走路不利索,干不了重体力活。以前家里养了几只羊,因为他腿脚不方便,不能天天去山上放羊,效益也不好。家里两个孩子要上学,花销不小,2016年成了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3月,保定监狱驻村帮扶工作组来到岸上村,何静成为刘领杰的结对帮扶人,从此,他家的生活有了大变化。
“国家的扶贫政策好,我们得先给他家兜上底。两口子每人每年100元的养老保险、三口人每人每年280元的医疗保险,都是财政资金帮缴,刘领杰每个月有60元的残疾补贴,女儿出嫁了,小儿子上初中时每年助学补贴1250元,现在上了高中助学补贴增到了2500元。他家还有养鸡场、农业合作社等三份产业分红,一年还能有1260元收入,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可他说,生活要富裕,还需要自己干。”何静对刘领杰家的情况了如指掌。
“别看刘领杰腿脚不利索,脑子可灵着呢!人也勤快,工作队引进了肉牛养殖,跟他一说,他就想干。”2018年11月,在何静的帮扶下,刘领杰贷了3万元贴息贷款,又找亲戚朋友借了6万元,买了6头西门塔尔牛,租下了村南的一个旧羊圈,养牛场就建成了。
每天早上5时天不亮就起床,碎料、拌料、上料、加水……在刘领杰精心饲养下,牛长得很壮实。时间不长,有一头牛该下犊子了,刘领杰挺高兴,可一开始没有接生经验,赶上难产,母牛小牛都没保住。刘领杰难受得几天没吃下饭去,把自己关屋里哭。
何静听说了,赶紧来到村里安慰他,还找到了驻村的第一书记马新运,一起联系了养牛专家过来给村里的养殖户一起培训技术。刘领杰听得认真,学得仔细,怎么给牛接生,怎么打针防疫,都一笔一画记在本上。
经过理论学习和自己实践,刘领杰成了远近闻名的“牛”大夫,十里八乡的养牛户们有什么事都来向他请教,两年来他接生了上百个小牛犊。
自家的小牛犊能吃草了,刘领杰拍个照片发给何静让她看看。小儿子上了高中考了个全年级第十名,刘领杰也打个电话跟何静一起分享喜悦。
不久前,何静让刘领杰办了养殖场的营业执照,有了这个,今年的场地租金补贴还能给他再免1800元。
今年牛肉行情好,刘领杰卖了5头成牛,收入10万元,他家的年收入在全村的脱贫户里能当状元,两年前借的钱差不多都能还上了。
“哪个脱贫户家里还有大枣,我再买两箱;养鸡场的柴鸡蛋,也给我准备两箱。”何静每次来村里,车上都装满给脱贫户的慰问品,而走的时候,还不忘带上些“扶贫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