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陈民 付纯 王玉勇时间:2021-12-29 10:28
刚刚过去的两个多月里,保定艺术学校的师生们一直沉浸在忙碌而喜悦的氛围中。
10月15日,艺校和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签订合作协议,成立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三团,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日后发展开辟新路径;11月中旬,第十二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圆满落下帷幕,艺校学生表演的武打群戏《雁荡山》斩获地方戏青年集体组金奖,再现“全国戏曲武功看保定”的辉煌;11月26日,少儿版河北梆子蝴蝶杯《藏舟·投县》在关汉卿大剧院火热上演,唱腔高亢激昂,情感拿捏到位,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这一刻,那个曾经创造过连续12次登上央视春晚辉煌的保定艺校,又回来了。
始建于1986年的保定艺术学校,是我市唯一一所公立国办的全日制中等专业艺术学校,是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培养基地、河北省少年儿童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保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播基地,曾连续12年参加央视春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人才。然而,成绩斐然的保定艺术学校曾一度落入低谷。直到2019年,保定艺术学校面向市场招募管理者,自此走上了一条创新、求实、探索的改革之路,以守正创新、精准务实、灵活高效的传承理念成为戏曲人才培养的典范,更以在风生水起的艺校改革中迸发的生机活力,为城市文化画卷添上一抹绚丽的色彩。
直面市场 引进领军人物把航向
深化国有院团改革的初衷之一就是要直面市场、赢得市场。保定艺术学校想要重新入海扬帆,这支“文艺舰队”由谁“掌舵”,又该驶向何方?
2019年8月,在市委宣传部发起文艺文化新高潮的指示下,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召开文艺座谈会,针对保定市文艺文化复兴部署十项任务,同时对外发布保定艺术学校招募管理者的信息。11月,保定市光禹河北梆子艺术研究院负责人齐文英临危受命,正式成为保定艺术学校的大家长。在她看来,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民族活态的文化基因,她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改善戏曲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让创作更加活跃,演出日益繁荣,关注、热爱、学习戏曲艺术的人群越来越多,让戏曲这个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再度唱响时代最强音。
有这样一位坚持传承薪火同时又极富创新精神的领航人,保定艺术学校这艘航船扬帆起航,开拓了一条日益宽广的戏曲人才培养之路。
外请内培 壮大师资力量强根基
面对学校发展的种种困难,学校在全面改善硬件环境后,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邀请名师授课,提升教学水平。2020年6月13日,保定艺术学校迎来“开学第一课”。国家一级演员王英会、李玉梅、孙路阳以及国家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张浩阳等知名艺术家,为学生们亲授课程,同时聘请他们为学校“艺术顾问”。此外,学校聘请国家级非遗保定老调代表性传承人杜振忠担任该校常务副校长,并精心选拨了一批高水平专业教师,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名家分享,开拓视野。2021年11月29日,保定艺术学校承办“梨园薪火传 名家进校园——京剧艺术分享会”,国家一级演员、老生名家杜镇杰和国家一级演员、青衣名家张慧芳来到学校,为师生讲解京剧的艺术特点、自身的从艺经历和台前幕后的演出趣事等,使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到京剧艺术的内涵。
请进来,走出去,多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2021年5月10日,学校师生赴石家庄参加省文旅厅承办的2021年第一期传统戏剧非遗传承人群培训班。30天的培训中,除了学习系列专题知识外,还参与到武戏《雁荡山》的剧目练习中。全程名师授课,理论实践相结合,全面锤炼艺校师生的综合能力。
优化课堂教学,开展集体教学活动。从2020年11月开始,保定艺术学校开展教师教学考评活动,促进教师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相互取长补短,推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传统艺术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开设文化课、国学课、心理课等丰富课程,引导学生陶冶美好情操、厚植信仰之基,一系列措施全面提升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守正创新 创排优秀作品打品牌
戏曲艺术薪火相传,既要重视经典剧目的传承传播、戏曲表现技法的代际传承,又需致力于符合戏曲艺术规律的新剧目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
赓续传统,弦歌不辍。学校重排河北梆子经典剧目《窦娥冤》,采用三代同堂的排演方式,由窦娥的原创齐花坦担任艺术总监,桃杌原创张志远、梅花奖得主李玉梅以及艺校的学生们共同参演,充分发挥艺术名家“传、帮、带”作用,实现传统经典剧目有序传承。
立足时代创排新剧,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原创剧本《山里娃娃城里妈》,以齐文英资助贫困生的真实故事为原型,选择河北梆子和保定老调“两下锅”的形式,既发扬传统又开拓创新。紧密契合建党百年的主题,优秀剧目《飞夺泸定桥》以历史事件为原型,以戏曲舞蹈的形式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用鲜血写就的革命文化,成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作品,并登上了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为传承和宣传保定文化作出了贡献。
另外学校排练的武戏《雁荡山》荣获第十二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地方戏青年集体组金奖、器乐班排练的《开场锣鼓》《铿锵锣鼓》《杜薇逃出烟花院》等剧目荣获河北省高等院校民乐专业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奖、第25届中国少儿小梅花大赛河北选拔赛中荣获4金1银的好成绩。
以演代教 展现艺校风采促提升
培养戏曲人才,实践最重要。保定艺术学校整合多方资源,积极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多的舞台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们更快成熟,收获累累硕果。
参与2019京津冀戏曲大赛、保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戏曲专场演出、保定市关汉卿文化惠民展演季、保定市春季读者文化节文艺演出、“十朵梅花耀古城”京津冀三地四团河北梆子名家演唱会、建党100周年慰问革命老区·戏曲进万家等众多活动,此外还受邀参与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2022年元宵戏曲晚会》,河北广播电视台《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等节目录制,艺校师生在多渠道、多层次的舞台实践中不断打磨才艺,为保定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依托市场 创新管理机制拓空间
2021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关键之年。保定艺术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新办学思想观念,瞄准首都北京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前布局,谋划发展。
3月23日,保定艺术学校与北京应用技术专修学院横店影视学院签约,联合组建保定艺术学校影视分校,强强联合,共同发展;6月6日,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一行来到保定艺术学校,表示将对学校的教育事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共同将戏曲艺术发扬光大;10月15日,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携手组建河北梆子剧院三团(艺术团),协同创新、协同育人。
关于未来,保定艺术学校师生心中有一幅美好的蓝图:把艺校打造成保定地区培育演艺人才的摇篮、统筹全市演艺演出和文艺“十进”的平台;把艺校打造成德、智、体、美、文化,样样出色的品牌学校,努力成为家长和孩子们向往的地方;把艺校打造成名人名师传承艺术授课育人的学校,让艺校成为少年儿童文化文艺的“创客空间”;重新叫响全国“戏窝子”和“戏曲武功人才基地”的美誉。“保定艺术学校将朝着创建艺术高等专科学校的目标迈进,继续为培养艺术人才而努力前行。”保定艺术学校校长齐文英表示。
陈民 付纯 王玉勇